給李枚瑾教授作個心理分析
作者:午夜星辰1968/應縣章春成
李玫瑾教授能夠做出荒唐的分析,不是因為得了藥家鑫的什么好處,而是緣于他嚴重的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在中國一直流行了幾千年。魯迅先生總結這種心理疾病的癥狀為“見了所有的窮人對狂吠,見了所有的富人都馴良”。她所以對城市貴族出身的藥家鑫惺惺相惜,而對同樣的殺人犯馬加爵卻惡語相向,是因為他和藥家鑫一樣,都對生活在社會底層農村人有為嚴重的心理偏見。草民不是心理專家,就胡亂分析一下。
做心理分析歷來是心理專家的專利,李教授就是這樣一個專家,于是就做了許多的心理分析,特別是最近對藥家鑫犯罪的心理分析,特別精彩!
但草民們絕不是傻子,任你的分析的再精彩,任你的三寸不爛之舌再用功,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邏輯,草民們也會慢慢從中發現其中的問題。幾年前,也發生了一個震動中國的殺人案,就是馬加爵殺人案,當時,李教授也夸夸其談做了一個馬加爵殺人的心理分析。有“多事”的網民們把這兩個分析放到一起比較,竟有驚天的發現。人們發現,李教授有嚴重的心理疾病,而且病得不清。
馬加爵為什么殺人?馬加爵出生在農村,家庭貧困,這一農村出生的身份和貧窮一直是他心理的嚴重障礙,在那些城市貴族出生的同學面前總有一種抬不起頭的感覺,如那些城市貴族出身的同學,隨便擲一元錢,出身貧窮的馬加爵不得不低下頭來為他們去洗衣服。而那些城市貴族家庭出生的同學,對農村出身的同學有嚴重的偏見,就如同藥家鑫認為農村人難纏一樣,這也許是城市貴族們的通病,他們嚴重歧視農村出生的同學,常常對這個農村來的同學進行人格的侮辱,如有些同學常常把尿灑在他的被子上,如果發生了什么不良的事情,這個農村出身的同學一定是首先被懷疑的對象。這些事實讓他的心理發生了嚴重的障礙,他的殺人是他長期承受壓力的突然釋放。
藥家鑫為什么殺人?藥家鑫殺人是因為發現被害人正在記他的車牌,由于他認為“農村人難纏”,害怕被害人長期對他對他進行糾纏,于是,就起了殺人的念頭。
相對馬加爵,藥家鑫才是更加殘忍的。馬加爵是由于不良的情緒長期的集聚而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這樣才產生了殺人的念頭。而藥家鑫不過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會產生殺人的念頭。
李教授認為,馬加爵是預謀殺人,他的殘忍和沒有情感是人生觀有問題。而藥家鑫沒有預謀,殺人不是人生觀的問題,不是人性的殘忍,只是觀念的缺陷,殺人只是去清除一個不良刺激物,殺人動作只是彈鋼琴的重復動作。
藥家鑫殺人沒有預謀?當藥家鑫發現被害人在記車牌時,由于他認為農村人難纏,害怕長期被糾纏,經過權衡作出殺人決定,這個叫不叫預謀?馬加爵殺人的預謀可能是在幾天前作出的,而藥家鑫殺人的預謀是在幾分鐘前作出的,多長時間才能稱得上預謀呢?
藥家鑫殺人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擺脫他人生道路上的麻煩,能以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去殺人,說明了藥家鑫內心極度的陰暗、殘忍與自私,人生觀豈能沒有問題?為了擺脫麻煩而去殺人滅口,他的動作明顯為了去結束人的生命,怎么就成了彈鋼琴的重復動作?
如果說李教授有什么私心,這個絕對是錯誤的。李教授的分析,絕對是出于公心的。李教授與藥家鑫無親無故,也絕對沒有受過藥家鑫親人的任何賄賂。那是什么原因使李教授作出這樣的分析呢?
李教授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她嚴重的心理偏見,這個她和藥家鑫一樣。在他們的心中,城市的貴族具有人類的一切優點,而農村人就具有陰暗、殘忍、卑鄙、奸詐等人類的一切劣根性。他們看問題時,就是戴著這樣的有色眼鏡進行的。藥家鑫認為農村人該殺,所以作出了殺人的決定,而李教授呢?馬加爵出身農村,他殺人的根源自然就是農村人的殘忍、自私,自然是農村人一貫的人生觀的問題,而出身在城市貴族的藥家鑫,他殺人不過是觀念的缺陷造成的,作出殺人的動作不過的彈鋼琴的習慣動作。
李教授沒有得到藥家鑫的任何好處,能夠為他不遺余力地辯護,這個現象就如果魯迅先生筆下的“乏走狗”。這些“乏走狗”,所以見了所有的窮人都狂吠,見了所有的富人都馴良,不是哪一個富人給他們領金鎊,也不是某某黨給他們領盧布。他們見了富人都馴良,見了窮人都狂吠,是因為他們和李教授一樣,都是有心理偏見惹得禍。(午夜星辰1968/應縣章春成)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須注明作者和出處
http://blog.sina.com.cn/yxwyxc
http://blog.ifeng.com/2970952.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