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們在合唱——右翼民粹在行動
現在,人們都在談論韓寒要如何代表月亮消滅某國當局,這時候有個叫路金波的又站出來擂鼓助威道:“他成為卓爾不群的領袖,他獲得信任,他本質上以‘輸出價值觀’生存”。(《韓寒:與世界保持距離》2011-04-11)
路金波自然是比不得韓寒,他常把“普世價值”掛在嘴邊,而不懂得把這一據說是全宇宙最深奧的終極理論深入淺出,以某類人群喜聞樂見的格式表現出來。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代表著一代和其后的幾代人”——路金波這段話在某種程度上沒有錯,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公開的憲政民主派分子中,韓寒當然是最耀眼的一位。而最近又突然蹦出來個90后的蘇紫紫,氣勢洶洶的也算是接班梯隊的一員吧。
盧麒元在2011年3月28日發表于烏有之鄉的《警惕韓寒模式》中寫道:“韓寒是一朵被精心栽種的花兒。這是一朵‘被點擊’出來的‘名花’。你可以理解什么是與時俱進了。種花人非常清楚中國當代青年的心理狀態。於是,明星教授變成了明星作家。而且,是喜歡玩賽車的明星作家。這噱頭一如搞天體物理學的明星教授。一朵被點擊出來的花兒,竟然做到了驚艷天下。”
據韓寒自己透露,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中學時,其父每月就給其五百元人民幣左右的生活費,可見他自立之前的家庭經濟狀況就是寬裕的。1999年韓寒以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作文《杯中窺人》及媒體所報道的他在松江二中的種種表現而一舉成名,之后他又出版了不少著作。前面去百度查了一下,原來,韓寒的代表作《三重門》敘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某中學初中部的一個love story,據說結尾很凄美。此外,韓寒還從事曾被習慣騎自行車出行的中國人視為“貴族運動”的賽車競技。路金波說:“他賺過許多錢,又花了許多錢”。可見,正如盧麒元所說,“韓寒是一朵被精心栽種的花兒”,而從前他也是看不上草根的。但近年來韓寒卻很多次地在其博客文章中“同情”草根,是韓寒成熟了嗎?代表某類人“成熟標志”的偽善是常見的,如此高調叫囂的偽善卻是很少見。
麥田網友在其2010年5月7日的博客文章《警惕韓寒》中寫道:“在2008年之前,韓寒博客雖然也有涉及時政話題,但多數時候,他的博客還是‘私人習作’范疇,多為個人生活,賽車,文化圈事件;2008年之后,韓寒的博客重心明顯轉移到‘公共話題’(尤其時政話題)” “截至目前為止,韓寒根本沒有獨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眾的情緒。并且,是‘不論事實’地迎合。”
筆者認為,韓寒2008年之前的博客不但已經有時政化的傾向,而且已經有民粹化的嘗試了。但那時他還沒有確定右翼民粹主義的立場,這是因為形勢還沒有發展到需要他動用右翼民粹主義宣傳手段的地步。所以,如麥田所說,確實有“私人習作”的意味。
但麥田后面那段話說的就不對了,說韓寒“根本沒有獨立思考”“所有的文章都迎合大眾的情緒”。首先,“大眾”的提法不準確,其實韓寒的思路很清晰,他的目標受眾很明確,主要是小資產階級或向往小資產階級生活的青少年——他們既很享受資本的“好處”,又不滿自己在資本體系中的“地位”。所以其次,韓寒不是迎合,而是引導。韓寒本身的階級屬性是資產階級,他之所以放下身段,以“社會下層”的代言人自居,是因為他屬于體制外的資產階級,而且是以推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居統治地位的世界觀、價值觀為牟利手段的文化買辦。中國經濟政治的發展趨勢迫使這些人越來越以右翼民粹主義作為主要的宣傳策略。(可參看筆者2009年的拙文《警惕網絡右翼的民粹化》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7/94654.html。)
路金波說:“而韓寒,他在而立之前,就已然得到世界,并且依稀看到了‘空性’。”“你相信他十年后會出家嗎?”韓寒現在可沒心思出家,他近期的言論可謂是越來越勇猛,當然,也可以說是越來越沉不住氣,越來越氣急敗壞了。韓寒感覺到了某種階段性輿論決戰的“時刻”,信仰和自由正受到威脅,使命在召喚,需要他挺身而出宣傳造勢。前輩們也迫切地期待他早日完成接班,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不朽的民運事業中去。
韓寒在努力轉型,而蘇紫紫一登場就擺出一副“草根豪放女”的姿態,她一絲不掛,昂首挺胸,以人體藝術為武器,批判著中國的教育和制度,但說到底只是個假女權的小腳娘們兒,就像前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那群上街游行示威要求“紅燈區合法化”的失足婦女。這樣的“悲憤”,是右翼民粹主義的典型手段。
韓寒紫紫們現在的最低目標是在這一階段的輿論戰中保住他們在中國“文化市場”中的“合法份額”,進而繼續以產業力量推動更高理想的實現。
當局不會不注意到互聯網上右翼民粹的動向,實際上,右翼民粹主義是有關部門現階段最主要的輿論對手。
近期中共領導人的一些正式表態,對引導輿論反擊右翼民粹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中筆者印象較深的有:
1、胡錦濤關于二戰歷史的多次表態,強調了蘇聯和中國共產黨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特別重申了蘇軍解放中國東北的偉大功績。
2、習近平2010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中以引用毛澤東話的方式兩次提及斯大林。
3、2010年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制定頒發了黨史工作文件,召開了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習近平在會議上表態并點名批判了xin子陵。
4、為紀念抗美援朝,2010年10月9日至11日周永康出訪朝鮮,并高調亮相閱兵式。
5、薄熙來團隊的唱紅打黑更是不必多說,此舉是對中國右翼民粹勢力的一次沉重打擊,弄得某些人現在只要一提起薄熙來,就恨得咬牙切齒。此外,薄熙來2010年8月4日在會見“中國大學生骨干培養學校”第三期學員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深受孔孟之道影響,就是進入革命隊伍的一些人也往往如此,遇到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見人只說三分話’……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思想嚴重。”http://news.sina.com.cn/c/p/2010-08-08/070420850060.shtml對孔二的態度可見一斑。
為什么黨史、二戰史這樣的“歷史資源”是以輿論反擊右翼民粹主義宣傳的關鍵所在呢?社會的就是歷史的。馬克思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需要指出的是,當局對文革那段歷史的解釋仍是其宣傳上的明顯軟肋,這就給右翼民粹主義提供了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的題材。)
關于當局的應對,還有一例值得一提:新華網于2011年2月5日發表了《警惕網絡推手誤導網上輿論》,這篇文章與其說是回應“錢云會事件”,還不如說是直接回應了右翼民粹主義的輿論挑戰。當然了,有關部門仍恪守“人民內部矛盾不宜夸大原則”,只是把矛頭指向所謂的“網絡水軍”,并沒有對一般商界廣告戰與政治宣傳戰進行區分,因為如果區分,就會引起特色理論解釋上的麻煩。
然而,“網絡水軍”這樣含糊的提法很快就為憲政民主派所借鑒,比如周澤律師就在其2011年4月3日的博客中轉載了李莊的辯護律師陳有西的文章,里面有一段這樣說:“重慶再養一萬個網絡水軍,再有十個華龍網,再做通新華、新浪、鳳凰的工作發布御用消息,刪除所有評論,也都已經沒有用了。” 多么大義凜然啊,陳有西還向支持者許諾道:“清明節了,萬物清明,中華復蘇。大家先去祭祖踏青。重慶檢察院已經多次催李莊家屬請好律師,他們已經急了。我們不急。中國的法治之路正長,但是春天已經來了。無邊春色在山澗,多看看陌上山花,調整好心情。不用悲憤,不用絕望。會有中國律師說話的時候,不管是法庭上,還是法庭外。”
請看,“中華復蘇”“祭祖踏青”“他們已經急了”“我們不急”“春天已經來了”“中國律師”,這就叫以攻為守,反客為主。
不過,這幾天倒是有一位叫張顯的中國律師站出來與陳有西們唱反調了,張顯律師是藥家鑫故意殺人案的被害人張妙一方的代理人,他在新浪微博上批判了南方周末,張顯說:“我現在才認識到這個報紙的反動,他們打著所謂追求‘高尚情懷’的名義,在宣揚西方的人權,在踐踏祖國的法制,你在人民面前,只能是雞蛋碰石頭的!我們要法律的正義,不需要披所謂‘被高尚’的外衣。”“這個報紙就是為所謂的那個精英服務的,他的立場是與老百姓有距離的,往往在利用百姓,為某些利益集團服務。”“ 這個報紙就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和空想主義者,也很會蒙人的。”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4/226667.html
提起藥家鑫故意殺人案,那個足球記者李承鵬2011年3月31日在自己博客上發了篇文章,標題叫《藥》,吱吱唔唔繞來繞去又一次展示起自己所謂“草根”異見人士的時髦新身份了,文章最后還替南方周末打廣告說:“我已不太寄望延期審理的藥家鑫到底判不判死刑,社會新聞層出不窮,層出著你就淡漠了,淡漠了,你就發現關注藥加鑫不如關心‘要加薪’了。我不求結果,只希望程序正義,我不能活得有尊嚴,總得死得有尊嚴。不能死得有尊嚴,審判也得有尊嚴,即使審判沒尊嚴,也得圍觀得有尊嚴,謹以此句獻給發明了‘圍觀改變中國’剛剛因故離開南方周末的笑蜀,共為此句節哀順變。”這次說漏嘴了吧。
中國的韓寒們要合唱,還是擔心暴露意圖的,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合唱道“我只代表我自己”,美其名曰“獨唱團”。美國也有合唱的,人家那是合唱軍了,浩浩蕩蕩理直氣壯。話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教科書上,波士頓傾茶事件歷來被作為美國人民反對英王殖民統治的革命行動的典范。而這一符號到了美國右翼民粹主義的“茶黨”手中一翻,卻能成為“反對”奧巴馬政府的“歷史資源”大加利用。正是中國有“帶路黨”,美國有“傾茶黨”啊。不過,這美國的“傾茶黨”雖是掛羊頭賣狗肉,但好歹還搞個“反殖民”的招牌掛著,而中國的“帶路黨”則抱定不被“殖民三百年”就決不罷休的堅定信念,這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當然,中國的右翼民粹可不只“帶路黨”這一家,有幾條還上不了臺面的變色龍正舔著嘴,蟄伏在保護色中等待著時機。
其實,現在的右翼民粹可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因為滋生右翼民粹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文化基礎擺在那里。對小資產階級民粹主義的批判和對策是帝國主義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基干理論,是列寧一手發展起來的,顯然仍適用于當今的世界和中國。如何有效壓制右翼民粹輿論,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重大課題。筆者以為,要做到以下兩點:1、要重建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表達體系,2、要對左翼民粹進行正確引導。而這兩點又是互有聯系的。
想起一篇寫景抒情的古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寫的是洞庭湖景色,抒發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一種境界,公元1046年的一種境界。但是,當代人,特別是追逐進步的當代知識分子最需要的則是另一種“境界”,一種克服小資產階級民粹主義干擾的“境界”——要“不以物悲,不以己喜”。這一點,其實早在公元1949年PLA渡江時,毛澤東就已經指明過了——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