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擴增具有戰略性!
劉鈞
金磚國家屬新興國家共同體,2009年6月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成立,首次會晤只有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簡稱“金磚四國”;2010年4月在巴西舉行首腦會議,僅有過二次會晤。
“金磚四國”成立的背景是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延續發酵之后才有的,經歷兩次峰會后慢慢成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多邊合作組織。當初成立的宗旨在于經濟、安全等重大問題上采取統一立場,同時在改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承諾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有更多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在經濟上還表現出起到制衡美元“霸權”影響力,對美國濫印濫發美元起抑制作用。
今天,“金磚四國”第三次領導人峰會在中國“三亞”舉行,成員國多了南非國家,“金磚四國”變為“金磚五國”。筆者認為“金磚四國”擴增極具戰略性,從地緣政治上來分析,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代表歐洲與亞洲國家,不管是南北還是東西方向,這三個大國已牢牢占有世界地域最廣泛的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雖說西亞與北非正值動亂中,聯合國1973號決議“金磚四國”投了棄權票,沒有阻擋住北約“八國聯軍”軍事打擊利比亞;但是,可看出“金磚四國”表現團結一致,中、俄、印度只要加強團結就可牢不可破,美歐指揮下的“八國聯軍”勢力也不可撼動整個歐亞大陸版塊,因為歐亞大陸的穩定對世界的穩固起決定性的因素;所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加強團結、合作很有必要。如果再加上拉美國家巴西、非洲國家南非這二個新興大國,中國與俄羅斯屬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印度、巴西、南非又是安理會成員國,相互配合則可前后相應,首先從法理上可站穩腳根,制衡美歐對聯合國安理會的影響,軍事上整體優勢也讓美歐不可小覷,這種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很有戰略意義。
再者,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俄羅斯是世界地域最大的國家,儲藏30%的天然石油氣資源,印度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巴西則是南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世界經濟原料基地”、“南美巨人”之稱;南非則代表的是非洲50多個國家10億多人口;這樣,“金磚五國”形成的勢力范圍很有發展優勢,在土地面積上擁有全球30%,人口占世界42%,GDP總量占世界增量的1/3,2025年“金磚五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有望超過西方集團,后續還可發展更多的“金磚X國”,勢力范圍還可繼續擴大。
由此看出,只要新興國家建立在團結合作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金磚國家”的影響力,才有可能避免被美歐霸權主義所牽制和利用,才有可能制衡美歐帝國“蹂躪”新興國家,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上,“金磚國家”勢力范圍繼續擴大對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世界新秩序很有戰略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