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老三篇”,筆者先得幫一些年輕網(wǎng)友們“掃掃盲”,它指的是毛主席的三篇經(jīng)典文章:《為人民服務(wù)》、《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按照我們的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靈魂其實就主要凝聚在這三篇著作之中。“為人民服務(wù)”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宗旨,“白求恩”精神是共產(chǎn)黨員在國內(nèi)國際各方面的道德追求,“愚公移山”象征著黨和人民與一切反動勢力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意志和信念。在一定程度上講,只要我們黨始終以“老三篇”為靈魂支柱,我們黨就永遠不可能脫離人民群眾,也會永葆政治本色。本月初在重慶,薄熙來同志還整段整段地給青少年學生背誦《紀念白求恩》,讓我們感到格外親切和舒心。而其實早在去年5月份的黨中央刊物《求是》雜志上,習近平同志也以“老三篇”為范例,要求黨員干部們“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習近平同志是這樣表達他對“老三篇”的感受和認識的:
要深入淺出,用樸實的語言闡述深刻的理論。要有感而發(fā),情真意切。毛澤東同志筆下的愚公、白求恩、張思德,我們今天記憶猶新,就是因為這些人在他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過激烈震蕩,所以講出的話飽含深情、富于哲理,能深深植入人民心里,引起共鳴。
不熟悉毛主席這三篇經(jīng)典著作的人,當然不大容易體會出習近平同志講的就是“老三篇”;但在我們這些從小就以張思德、白求恩、愚公的精神為營養(yǎng)的紅色后代心中,對“老三篇”可以說是入魂入魄,永生難忘的。習近平同志雖然沒有再用“老三篇”這個提法,但從他“今天記憶猶新”看,他在少年時對這三篇毛主席著作的學習,是非常認真的,而且隨著閱歷的增長和經(jīng)驗的豐厚,他對“老三篇”的精髓和力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毛主席的這三篇講話為什么會“飽含深情,富于哲理?為什么能夠“深深植入人民心里,引起共鳴”?習近平同志一語中的:
因為這些人在他的心靈深處產(chǎn)生過激烈震蕩!
出真情說真話,感情和精神與歌頌的對象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首先感動了說話者自己,然后才能感動聽眾和讀者!習近平同志在這里,其實也通過“老三篇”的講讀效果,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毛主席精神的崇高和人格的偉大。同時也從反面批評了某些看起來滔滔不絕聽起來天花亂墜但根本沒有真情完全就是應(yīng)付的“忽悠”文風!文風中出現(xiàn)忽悠跡象,根源自然是在于品格的“忽悠”特色。所以習近平同志重提毛主席“老三篇”的偉大,不但是在呼喚文風的撥亂反正,也是在強調(diào)黨員干部政治本色的回歸!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