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唱紅
紅色89后
自從重慶的“唱紅打黑”以來,有很多朋友對薄熙來的這種“運動式”的政策號召有著不同的看法。自由派的朋友認為這是典型的“文革模式”(又稱政治動員模式),左派的朋友認為這是中共思想戰線上的回歸,也有人認為這是“薄氏新政”的政治作秀罷了。今天心血來潮,或許是因為這兩天靜靜地回到了書本上,讀了幾頁書,因此我也趁此機會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唱紅打黑”自推出以來,可以說是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有肯定,贊揚的聲音(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群眾),也有質疑反對的聲音(主要集中于“南方系”媒體,如南方周末,新周刊等)。其中,“唱紅”這一形式更是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和質疑,很大一部分媒體認為這種近幾年以來逐漸流行的形式只不過是一場“可愛的政治秀”罷了,更有甚者認為這是官方意識形態的新一輪洗腦。然而,在我看來,至少從政治角度來說,“唱紅”作為重慶模式的一種文藝形式,其重大意義就在于表明了中共正嘗試重塑其“執政合法性”。這個觀點,不是我的首創,是郭松民先生的原創。但這種說法是我在眾多觀點中較為贊同的一種。執政合法性的重塑,其在思想文化領域所體現的,就是重建中共的文化自信,而重建中共的文化自信,其最好的形式就是“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最近三十年來,尤其是1989年之后,執政黨在思想文化領域上可謂是“一敗涂地”,因此在意識形態上就出現了郭松民所說的中共執政的“合法性焦慮”。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并不是說你有槍桿子就可以,合法性是必須得到大部分人民群眾的(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公民”)認同,通俗來講,即占一國絕大多數人口的人民認為由你來掌權理所當然,這就是合法性。而目前流行的看法,那就是普遍認為必須要經過選舉才有合法性,不經過選舉那就是沒有合法性。這似乎早已經成為一個“不容質疑”的真理了。因此,在這種很強的話語體勢下,重慶“唱紅”的意義,就在于在現有政治體制的框架內,在不實行“西式民主”的前提下,通過重建文化自信,通過政策、路線的調整,來重塑中共的執政合法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合法性焦慮。這是將“唱紅”放在整個重慶模式中從政治角度的解讀。
而單單在思想文化領域內,毫無疑問,那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重建文化的自信。眾所周知,這些年以來執政黨沒有文化自信,從否定文革開始,然后否定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歷史,最后否定整個中共革命的歷史,這就使得中共在意識形態,思想文化領域內背上了沉重的“原罪”包袱。理不直,氣不壯,因為你整個歷史就是不斷犯錯的歷史嘛。而重慶唱紅,主要唱的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建國初期的一些歌曲,很多人理解不透,其實,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整個中共革命的歷程做一個系統的梳理,重新進行肯定,從而重拾自己的文化自信。至于很多人擔心的“文革模式”,在我看來就未免過于杞人憂天了。首先,唱紅并不是文革才有,早在革命戰爭時期,建國初期就有了;其次,唱紅并沒有政治命令式地動員,這只是一種執政黨的文化領域的宣傳和倡導;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唱紅的倡導確實得到了群眾的積極回應。這方面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官方的說法,不足為信。但是這些朋友可以去考察下,無論是在網絡,還是在實地,目前確實有一大部分群體積極響應著這個倡議,這說明目前群眾并沒有對執政黨完全喪失信心,其唱紅歌的積極回應,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普遍懷念那個時代干部和群眾的關系,以及那個年代的社會風氣。
目前,在房價高、物價高、收入低的嚴峻形勢下,在社會道德敗壞,人格墮落的風氣下,重慶在文化領域內試圖通過唱紅來重塑文化自信,從而一定程度上化解“合法性焦慮”的舉措確實值得關注,甚至我有一種大膽的猜測,那就是中共開始意識到要重新回歸群眾,重新找回自己的政治基礎,而不是走改革開放以來的“精英化”路線。很多自由派的朋友說這是又一次的“洗腦”,我可愛的先生們,你們說對了,這就是洗腦。懂一點政治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執政合法性并不是只靠選票、槍桿子就可以穩定,最根本的是思想上的認同,在這一點上,無論哪一個國家都是如此。照我來說,美國其實是世界上最會洗腦的大師,其宣揚的“普世價值”,早已經“深入人心”。只要對此有質疑的,就是恐怖國家,就是獨裁專制。因此,唱紅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洗腦,洗的就是三十年來“金錢本位、腐敗墮落”的腦。在我看來,這種開明式的倡導(抑或說引導),確實比在高中政治教科書上的教條式說教,水平高出不少,得到的回應也更為積極。畢竟,中共在三十年來特別是89以來,思想文化戰線上早已是屢戰屢敗,因此,確實要開始作出點“理直氣壯”的回應,再不然恐怕連立錐之地都難以尋覓了。
因此,在我看來,唱紅作為重慶模式的構成部分,是執政黨的一次文化自信的重建,更是一次執政合法性的重塑,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種早已“過氣”的紅歌到現今依然有龐大“市場”回應的現象所透視出的本質,更值得我們去重視。無論如何,重慶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探索,其發展如何,都值得我們去關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