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企業社保欠賬久拖不還. 對社會保障投入又嚴重不足,造成企業養老金水平嚴重低下的狀況。
早在企業養老改革之初,就有部分經濟學家和經濟工作者提出歸還社保歷史欠賬的建議。指出:“在國家承諾包攬國有企業職工的養老、醫療等保險,實行現收現付的情況下,職工的社會保障繳費在發放工資以前已經作了扣除。這筆錢積累在國家手里,用來興建國有企業,職工不需要也沒有個人賬戶積累?!币虼?,當老職工的養老保障由現收現付制轉向統賬結合制時,政府就必須履行原來的承諾,按照國家與職工之間的隱性契約,將原來上繳給國家已移作他用的這部分本屬于職工養老、醫療等的費用返還給他們,用于補充社會統籌基金并做實“老人”和“中人”的個人賬戶。這是國家在養老改革過程中對企業職工的一種隱性負債,屬于必須承擔的轉型成本。經過采用不同方法測算,欠賬數額高達數萬到十幾萬億。雖經多年的呼吁、提案,還賬事宜至今杳無聲息。致使統籌基金總額嚴重不足,企退老人“視同繳費”賬戶長期空白。
社科院專家鄭秉文指出,我國目前是三個人工作繳錢,其中有一個是退休的,“等于三個養一個,每個人繳的錢是工資的28%, 三個養一個這個替代率應該是退休的這個人拿的退休前工資的84%才行,而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僅僅是相當于退休時的50%。”實際上只有40%左右。原因就在于三個人中“老人”的28%繳費其實是空的,“中人”的部分28%繳費也是空的,等于三個人中只有一個半人繳的錢。資金缺了一半,替代率當然只有40%左右了。這就是養老金替代率水平超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為了給現有退休職工發養老金,不得不挪用在職人員賬戶資金,寅吃卯糧,結果又造成新的巨額空賬,窟窿越來越大。今年七月,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介紹說“多數地區的個人賬戶有名無實,空賬運轉的賬戶總額高達1.7萬億元。專家說我國養老改革學習拉美不成功,個人賬戶失靈了。
其實早在養老改革開始時就有專家忠告說:“對老職工的這筆養老保險欠賬問題不解決,新的養老保險體系無法正常運作,建立社會安全網、保持社會穩定就會成為一句空話?!爆F在已被事實所證明。
為什么學習拉美不成功,個人賬戶失靈了?有人故意回避巨額欠賬問題,將失敗原因歸咎于養老基金投資收益率低于工資增長率,通脹侵蝕等原因。鄭秉文則說學習拉美不成功,是因為拉美“較好地解決了養老保險制度轉型成本問題,但中國一直未能解決該問題?!边@就點出了問題的實質。俗話說:“沒有錢玩不轉”。試想這么大的窟窿不補,老是東拼西湊,新的體系如何能正常運行?養老金替代率又怎么能提高?如果一開始就把空賬做實,建立起正常的調整機制,哪會出現如此天文數字的空賬?養老金替代率又怎么會大幅跌落至40%的超低水平?
造成企業養老金水平嚴重低下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國家對于養老保障的資金投入比例嚴重低下。今年7月13日,“中國養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09年底,我國養老金總規模為2.25萬億人民幣,僅占當年GDP的6.62%,而發達國家平均占比為40%~50%。6.62%比之于40%~50%,僅占后者的七分之一左右,相比之下,這個比例顯然太低了。人家占比40%-50%,我們達到人家的一半行不行?20%行不行?起碼也得上兩位數吧,作為社會主義國家,6.6%的比例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吧!社保欠賬不還,新的資金投入又嚴重不足,養老金替代率怎么能提高?企業機關養老待遇巨大鴻溝又怎么能填平?
目前我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逐年大幅增加,已達到8萬億左右,國有企業利潤去年達兩萬億元,解決社保歷史欠賬,加大政府對社保的財政收入,大幅提高企業的養老金水平,消除企業機關養老待遇鴻溝已經完全具備條件?!笆遣粸橐?,非不能也”!歸還社保歷史欠賬,加大政府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比例這兩件事必須列入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提出解決辦法,限定解決時間進度,絕不能繼續拖延下去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