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無限制地亂占耕地和糧食、蔬菜生產安全的矛盾
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也是糧食、蔬菜之母,人的生存第一大問題就是吃飯問題,糧食、蔬菜的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底線。糧食、蔬菜的產量提高有三種途徑;一是擴大種植耕地的面積,二是將旱地改造成水澆地,三是改良作物的品種。增加耕地面積在改革開放前以開發到了極限,新中國建國后為了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國家設立了農墾部將大批的現役部隊改編成生產建設兵團到荒蕪人煙的荒原戈壁開荒種地來提高糧食產量,三年自然災害后國家組織了大規模的大生產運動,以“大寨”為榜樣提出了“農業學大寨”的口號,縣、公社、生產隊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發揮了集體勞動的優勢,將生產隊周圍的荒山野嶺改造成了耕地,最大限度地把旱地改造成了水澆地。為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讓全國人民吃飽飯把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占用了大量耕地的寺廟、祠堂、墓地進行了鏟除來恢復耕地。這成為改革開放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攻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借口。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可耕地面積的開發以接近極限?! ?/p>
那么現在的耕地是怎么被占用的呢?
改革開放首先是對農村的土地進行了承包,也確實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但是隨著種子、化肥、農機、農具價格的上漲農民覺得種糧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工,特別是九十年代農民賣糧后,糧食收購部門給農民打白條子讓他們辛苦一年手里拿不到現錢使他們喪失了對耕種土地的信心走上了打工之路,留下老人、婦女、兒童在家種地,農二代特別是九零后出生的農民子弟他們寧愿進城當農民工也不愿留在家里學習世代相傳的耕種手藝,造成農業生產出現斷代或后繼無人,導致糧食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民工大軍由原來的糧食供給者轉變成為了糧食的消耗者?! ?/p>
九十年代后期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國家提倡城鎮化建設,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鎮導致城鎮的建筑設施和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占用了城鎮周邊的大量蔬菜基地和可耕種土地使蔬菜、糧食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導致菜價不斷上漲。許多地方的黨政機關將原來的辦公用地有償出讓進行商業開發把賣土地的收入列入當地的GDP而占用城市周邊的菜地和耕地進行新城區建設將黨政機關和政府職能部門遷入新區,并在黨政機關大樓前建設大型廣場。全國的大、中城市和鎮同時在搞大型經濟開發區吸引投資提高當地的工業化和GDP,但是進駐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低技術含量的私營企業,它們的盈利主要靠剝削農民工。建設新城區和經濟開發區占用的都是高產量的蔬菜種植地和良田。
房地產業的興起對我國可耕種土地的侵占更是毀滅性的。房屋是一種特殊商品也是每個人生存、生活必需的場所,國家應當保障每個國民都有房住,但又不能因為少數人多占住房或擁有超大面積的住房而多占耕地。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建房就得占地這是事實。地方政府為了提高所謂的GDP強行征地將農民從世代耕種的土地上趕走讓他們告別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從此生活沒有了保障由地地道道的農民變成了農民工,由蔬菜、糧食的生產者、供給者變成了蔬菜、糧食的消耗者。政府將征來的土地賣給開發商,成片的高樓拔地而起,開發商惡意抬高房價成為暴發戶。
由于房價的快速上漲、持續上漲使民間的一些游資進軍房產囤積了大量的房屋等待漲價后拋出導致成片的商品房閑置著,城市的一些有錢人在當地擁有多處房產,在異地也購買了多處房產,讓這些房屋長年閑置,特別是一些臨海地區大規模的搞房地產開發吸引內地的有錢人到臨海地區買房,海南島是全國關注的重點,近幾年去過海南島的人都會看到臨近海岸的地方大片的耕地被占,大面積的森林、熱帶雨林被毀,建起了成片的高層、高檔住宅供全國的有錢人購買、享受大多數的房屋長期閑置無人居住。海南省一年四季都能種植水稻、蔬菜、水果是國家主要的水稻、蔬菜、水果生產基地,房進地退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有目共睹。
新城區、廣場、綠地、經濟開發區、別墅、海景房、高檔住宅、商品房可以任意建這些項目都需要占用城市周邊的大量耕地,地方政府新開墾了多少耕地呢?一寸也沒有。中國的人口在不斷增長總數逼近十五億,這意味著糧食、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可耕種的良田在不斷的減少。
農業是國家的第一產業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底線,國家必須保證在失去所有糧食進口渠道的情況下能實現糧食的自給,如果出現糧食危機不用美國、日本進攻我們國內必將大亂或者自相殘殺,如何提高糧食、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是當前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p>
本人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不能再讓地方政府搞什么新城區、廣場、綠地、經濟開發區、別墅、海景房、高檔住宅、商品房、旅游景區等占用良田的建設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工業占地、廣場綠地占地、高檔住宅、商品房占地的普查,對那些技術含量低、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企業就地關停拆除恢復原來的耕地,在保障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二十---四十平米的情況下,將多占、多購或者異地購買而不居住的各類閑置房產由國家按建造價收購后賣給或租給那些因房價高而買不起房的城鎮居民。將超大面積和閑置房拆除來恢復耕地。將城市的公共綠地改造成高效的蔬菜種植基地,植樹、種草、栽花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同時需要澆水、施肥和人工管理,種植蔬菜同樣能起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作用如果把用于公共綠地的水資源、肥料、人工應用到蔬菜種植上能就近為城市提供大量的新鮮優質的蔬菜,減少了外地調菜的運輸費用。讓菜農就近銷售得到更多的實惠提高種菜的積極性。國家必須讓農民直接受益,種地和養殖的收入應當和城市的中、高收入者持平,讓農二代學習和繼承他們父輩的耕作技術扎根農村發展高效的農業和養殖業為城鎮居民提供更多的優質的蔬菜、肉類、禽蛋和糧食,保證每個城鎮的居民都能吃到低價位,安全、放心、綠色、無公害的優質的蔬菜、肉類、禽蛋和糧食?! ?/p>
當前可耕種的土地究竟被占用到了什么程度?全國所有的城鎮居民只要你們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在你們休息的時候可以開著你們的私家車或者坐上公交車、騎上自行車到你們居住的城市周邊轉一轉、看一看就會發現當地耕地被占的情況。絕不能讓城鎮居民發出這樣的感嘆:閑著大廣場,空著高房子,邉了菜籃子,怎么 過日子?!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