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血液”終于在長沙和重慶顯出顏色
司馬平邦
溫家寶總理嘴里第一次說出“道德的血液”是2009年2月2日下午,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了演講時,他在演講中指出,應對金融危機,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他這里的企業家當然是指全球的企業家,當然那時正是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華爾街金融大鱷們。
后來,在中國國內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又一次說到企業家的血管里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他說的企業家是指中國企業家;而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2月27日上午,在新華網訪談室,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合專訪,同海內外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說的,“在這里我也想說一點對房地產商的話,我沒有調查你們每一個房地產商的利潤,但是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這一次,“道德的血液”終于被植入中國企業家,主要是房地產商的身上。
中國的房地產商的血管里是不是流著“道德的血液”,總理的話當然只是一個旁證,而且,不只是房地產商企業家的血管里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是人的血管里其實都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但,確實有一部分企業家,當代中國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里的那一部分叫企業家的人,的血管里可能真沒流淌道德的血液。
要不,現在這樣高企的房價是怎么來的?
在現在這個房價高企,并且,中國老百姓已經因此高企的房價對國家的前景都懷抱著疑惑甚至絕望的時候,是需要有人站出來為我們展示一下什么才是血管里流淌著道德的企業和企業家。
以下是一清先生發表在“中國文明網”上的一篇文章《“幸福家園”里看到的》的摘選,長沙的“幸福家園”在房地產商張清女士為當地低收入人群量身訂做的一套廉租房項目,由“張青志愿服務專項基金”投資,去年上半年已開工,正在建設當中,毫無疑問,這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家的血管里是流著道德的血液的――當然,它更大的意義我覺得不是要證明企業家血管里可以流動道德的血液,而是可以證明在市場經濟為主導方向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服務于底層大眾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事業的可行性在哪里――企業和企業家的善意與志愿:
張青志愿服務專項基金,是在權威的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下設立的第一個專項基金。透過這個設立于北京最是核心的西長安街某號位置的基金“專項”安排,足以表明高層機構對萌動于民間創新思維的敏銳捕捉與文明建設的創新沖動……
率先在長沙興建的“幸福家園”廉租房工程項目是由政府主導、企業和個人出資捐建,志愿者施工企業承建,建成后交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管理并廉價出租給農民工居住的一個試驗性工程。是一種集中民間財力與智慧“做好事”的示范性嘗試。在設計和構建“幸福家園”模式時,中央文明辦及省市縣各級領導的智慧都在這個文明創建的“長沙模式”上多有記錄與體現,可見“幸福家園”的創新總結將不僅僅屬于長沙,也屬于湖南屬于全國。按照中央文明辦主要領導的要求,未來的“幸福家園”是一個入住者自愿參與管理的、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的幸福園區。甚至在入住資格上,都將融入中央文明委正在推動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理念,即這個社會應該形成好人必將得到善待的社會風氣。在規劃設計“幸福家園”藍圖時,也將更多地融入低碳、環保以及兩型社會的基本理念——長沙,在文明創建中,因“幸福家園”一項,便因此承接了模式創新的光榮任務,這不能不讓人心生羨慕。我們希望長沙有關方面把眼界放得更開一些,為這一模式創新工作多作添磚加瓦的工作,將好事做好。
在“幸福家園”開建奠基儀式上,“張青志愿服務專項基金”主持人張青女士有一段發言,聲猶在耳,讓人不由得沒有信心:“中國志愿服務基金•張青志愿服務專項基金”已經成立了,我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也是有限的。我殷切地期望更多的愛心企業、慈善人士加入到中央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捐建更多的能幫助城市農民工改善居住環境與條件的‘廉租房’,使‘長沙模式’的‘幸福家園’種子在全國落地、開花、結果,讓我們國家的文明建設、志愿服務工程走上更新更高的臺階。
正是在昨天,3月2日,寄托2萬多人“住房夢”的重慶公租房第一次搖號配租活動開始,晚9時,重慶公租房進行了首次搖號配租,參與此次搖號配租的22317名申請者均已通過重慶公租房申請資格審核,他們的身份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等城市無房者。接受申請的房源有15281套,搖號配租則選擇電子搖號方式,整個配租過程由該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證部門等全程監督。3日晨,備受關注的重慶公租房首次搖號結果在當地公租房官網——重慶市公共租賃房信息網上公布。在參加搖號的22317名申請者中,有15281人幸運中簽,將盡快入住公租房。3日公布的搖號結果顯示,此次中簽的15281人主要申請方式為家庭和個人,少數人選擇合租。今年4月30日和11月30日,配租成功的申請者將分兩批入住公租房。
隨著搖號配租,重慶成為近年來我國第一個配租公租房的城市。
似乎,重慶的公租房開租活動也在跟“道德的血液”的提法遙相呼應,當然以民心佳園為龍頭的重慶公租房事業――堅決而堅定地為底層低收入人群服務,并且是接近完美的服務,站位于中國最大多數老百姓的立場,旨在彌合改革開放以來業已出現且日益間離的貧富差距,扭轉社會公平強烈失衡的現狀,同時又可以在市場經濟主導的房地產市場找到自己合理的市場定位――它不已止是重慶房地產企業和企業家們的事業,它也包含了當地政府的德政意圖,公租房、廉租房建設,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得到實施,卻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項規模浩大的系統工程,它要考驗的是中國社會這個大機體里道德的血液是不是還能滾燙著奔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