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ghaimonthly.info/blog/?p=2862
前招商局董事長秦曉即將因為短賣股票“受調查”,又因此出走香港的坊間傳言,自從他去年10月卸任以來一直在暗處傳播。秦曉歷年來高唱自由主義經濟原理,倡導把國有資源市場化、私有化。幾天前秦曉在香港接受《財經》雜志采訪時,他表示反對房產國有調控,要向兩會提出關于“利率市場化”的議案。秦曉是個矛盾體,一個出生紅色家庭的體制內最大受益者之一,受了英國劍橋大學的教育,似乎衷心相信芝加哥學派對市場放任自流那一套,這本身是個只有理論上才講得通的事。身居國有企業要職,又賤賣企業股票籠絡私有投資者,這是秦曉被傳“受調查”的原因——雖然無論從面額價值上或者市場影響上這種行為都雷同于通常所謂的“私占國家財產”,但這是個最經典的左右派意識形態分歧,讓它難以成為罪名。秦曉對指控的表態一直是他認為短賣國有股票有利于市場化改革。他也從不諱言自己對國企制度的鄙夷。
秦曉派的立場常年受市場派經濟媒體追捧,胡舒立被《財經》擠走,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是秦曉。胡舒立背后最大的財源是外交官二代王波明,是秦曉派的重要一員,也是秦曉致力于推崇自由主義學術思想和政治理論的“博源基金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王波明和秦曉一樣,雖然內心支持自由主義改革,卻與官方關系緊密,一舉一動都是博弈。后胡舒立的《財經》,與秦曉關系更加緊密。我們只能不準確地把秦曉的立場概括為,用官方的錢走放任市場的路,把稅收與國企收入投進富人引導的市場經濟里。里外通吃,官方勾結大概是那個意思。當然這是經濟學背景淺薄的我們的觀點。據我們觀察,自由主義者總有辦法能自圓其說。我們總覺得,吃著政府的免費午餐罵政府,比5毛黨們似乎要更虛偽一點。
但秦曉與上海的文化地標——陜西南路地鐵站里的季風書園有什么關系呢?近期,季風在華東師大閔行校區附近租下了400多平的一處,即將開分店。季風幾年來在上海各處的分店開開關關,也不是什么特大新聞,引起我們注意的卻是,華師大分店傳說兩三年都沒有進展,此次卻突然加速,在店尚未裝修好,一切都沒有到位的時候已經開始大規模招募店員,并在本周告訴應聘者“兩個禮拜內必須開門”。那么急,為了什么?
秦曉與季風書園和季風入股的三輝圖書(三輝咨詢公司)老板嚴搏非的密切關系不算是新聞。嚴搏非與金觀濤,一直是秦曉派的兩大文化人。秦曉派掌握了相當一部分的財經類媒體,還意在掌握學術圈。這兩個人,一個開書店與出版公司,一個寫書,都為秦曉派積累了文化上的資源。去年汪暉抄襲案發的時候,汪派新左曾指責秦曉派在季風書園開“慶功會”種種。汪暉不敢在國內媒體,尤其是南方系媒體上發言,與媒體意識形態導向有很大關系。上大被指抄襲的朱學勤的后臺,據說也是秦曉派,而南方系報紙,在朱學勤自稱罪名洗清后發表了大量吹捧言語。左右派打各種筆戰,雖然在今天的中國也只是最無關緊要的小圈子事件,嚴搏非的季風書園和三輝圖書背后的一部分資金來源是秦曉的博源基金,卻是很可能的。打筆戰是一回事,沒錢沒后臺的與有錢有后臺的打筆戰,是另一回事。金觀濤在09年3月,通過三輝圖書得到過一筆博源基金的項目資助,研究東亞、東歐和南美的政治改革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幫助。三輝咨詢公司是這個項目的統籌,擬在11年出書。
坊間傳言調查秦曉的過程當中,嚴搏非也有所牽連,持加拿大護照的嚴搏非隨時可以撤出中國。季風的資金周轉,如果秦曉與博源基金不能自保,有可能出現問題。季風書園的未來撲朔迷離,陜西南路地鐵站店鋪的租約今年將到期,傳言官方不愿再與嚴搏非合作,對這塊寶地早已眼紅。季風年內整體搬遷到閔行不是不可能,而陜西南路地鐵站季風書園這個上海的文化地標,也許將不再。
(注:本文中內容均來自不可靠消息源,相信不相信請讀者們自行斟酌。SM對消息真實與否不負責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