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現的用工荒和就業難,是資本主義用工制度的必然產物,其根本癥結就是剝削與反剝削的矛盾。
可能發生“用工荒”的預言,已經被喊了多年。今年春節過后,這個預言真的兌現了。有媒體報道,春節剛過,東部沿海地區不少企業都不得不放下身段,由過去坐等正月十五以后上門求職的農民工,變為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請工。但是即便誠意如此,不少企業忙活半天,卻仍招不到幾個工人。
與此同時,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在沿海企業紛紛去西部招工的同時,大批應屆大學生、研究生也是春節一過,就揣著印制精美的個人簡歷,直奔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人才招聘會,成功如愿者卻依然寥寥無幾。
為什么“就業難”與“用工荒”會同時出現?我國目前的人力和人才資源到底是緊張還是過剩?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就業問題一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墒怯譃槭裁磿霈F“用工荒”呢?
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們認為,這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正?,F象。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用工荒”突顯了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來換取高利潤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才是“用工荒”和“就業難”矛盾的癥結。
遭遇“用工荒”的企業,絕大多數是私有企業,他們用工的出發點是賺錢利潤,而對職工的利益往往全然不顧。富士康的“多連跳”,黑磚窯的“包身工”現象,都說明了企業主為了賺取剩余價值而對職工的殘酷剝削。所以出現“用工荒”就不足為奇了!
同樣,“就業難”也是對剝削制度的反抗,因為大學生們學有專長,卻只能成為“打工族”,待遇不穩定,怎么會心甘情愿呢?!如果被大型國營企業聘用,或者成為公務員,大學生們肯定會求之不得!所以“就業難”是求得穩定職業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業難”是對剝削現象的一種反抗形式。
生產資料私有制產生的剝削是萬惡之源,只要存在剝削和壓迫,“用工荒”和“就業難”就難以避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