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又心:蘋果的社會責任——誘餌還是陰謀
在中國農歷春節期間,著名的美國蘋果公司發布了2011年度的“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要求供應商必須遵循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并在供應商中推行最高標準的社會責任。報告中蘋果公司將虐待、童工、非法用工、偽造審核材料、危害工人、恐嚇報復參與審核的工人以及明顯危害環境的行為定義為嚴重違規。嚴重違規一經發現,供應商必須立刻糾正,保證其工人的健康、安全及人權。初聽此消息,使人感覺它多么偉大的公司,實則對國家產業發展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對代工工人是一個巨大的誘餌,是一種典型低級的普世騙局。
一方面投下的是產業暴利下的誘餌
蘋果公司正如它的商標一樣,是一個被咬了一口的毒蘋果。蘋果公司對產業工人的剝奪是空前的。例如,正以499美金的價位在全球瘋狂售賣的iPad,其實際零部件成本不足100美元,而代工企業只有2%-3%的毛利,當然還包括工人的工資。一位具有海外背景的臺資代工企業資深人士說,從純粹的零部件成本看, 16G 的iPhone零部件費用大約是180美金,美國的售價為499美元。蘋果的毛利率大約在60%到70%之間。iPad利潤比iPhone還要高。這還不包括下載蘋果店的軟件收入。目前,蘋果提供的軟件最貴達到近千美元。即使按照美國的 iSuppli和BroadPointAmTech等市場調查機構更詳細的計算方法,iPhone和iPad的成本均不到其售價的一半,總體利潤率超過50%。相對iPhone利潤率高達50%,三星手機的利潤率為10%,而諾基亞的利潤率為8.9%。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研發設計制造公司臺灣廣達電腦的一位人士表示,蘋果的筆記本成本除了目前售價最低的一款外,其他的成本也不足售價的一半。廣達是蘋果筆記本電腦重要的代工企業。如今銷售正旺的iPhone,讓蘋果的毛利率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2009年以來,蘋果的凈利潤每個財季增長都達到了50%以上。一位臺灣業界資深人士說,代工一臺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其中還包括工人的工資和攤銷固定資產投入等。蘋果不直接參與生產獲得的收入卻超過了200美元。資料顯示,蘋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個部件,其主要分工網絡和價值分割體系包括銷售、物流運輸、硬盤制造、顯示器模塊、芯片、存儲器、組裝等眾多環節。蘋果在全球有數百家供應商,分布在中國內地、中國臺灣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捷克以及美國等地,但是大部分產品是在中國組裝。在蘋果遍布全球的代工廠中,中國是重中之重。上述資深人士透露,蘋果的代工廠在其他國家難以運行的原因之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工人不愿意加班,而且人多了管理難度極高。而據沒有得到證實的消息稱,蘋果公司為保障中國代工企業的社會責任而補貼的是2%,而且還沒有得到蘋果公司的正面回應。
另一方面是設下產業控制下的陰謀
從道德上來說,蘋果在中國推行供應鏈社會責任當然是一件好事,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其中隱含著國際產業殖民的陰謀。由于實際操作中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力下降,在客觀上也起到了類似貿易壁壘的效果(藍色壁壘),當然也增加了地方上的管理難度,更影響到GDP數字與中國官員執政成績。這大概也是蘋果等跨國公司在中國高調宣揚供應鏈社會責任時不受歡迎的的原因之一。
按反對者的說法,以供應鏈社會責任構建的“新貿易壁壘”形式更加具有隱蔽性、更加具有欺騙性。這不能不讓人猜測蘋果公司不可告人的某種陰謀。據學者估算,如嚴格按跨國公司制定的驗廠標準,某些勞動密集型生產商的平均人力成本會上升50%-100%,生產成本的上升對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打擊將是災難性的,要權利還是要工作機會,并不是個偽問題。至于如何應對,是順勢而為,還是積極防御,則需要相關部門的大智慧。從蘇州聯建一位業內人士了解,像富士康和廣達這樣大型的代工企業,對蘋果肯定有話語權。而結果卻讓人們很失望,富士康的接班人撤換是一種教訓,否則蘋果照樣砍單撤單。從蘋果系列產品的組裝代工企業來看,組裝代工的成本僅占到其銷售價格的1%左右。但代工企業人士普遍認為,代工企業在蘋果面前,惡性競爭導致根本無力改變現狀。發展中國家處于分工的最底層,對跨國公司形成產業依賴,最終難以升級。他們只能奢望蘋果在贏得最受尊敬企業和堅持做社會責任的同時,幻想著蘋果公司兌現并提高給代工企業的返還以改善工人的待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