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又來了,于是產業升級又被叫得甚歡,這些鼓吹產業升級者的理論根據則是,低端產業發展不下去了,所以要產業升級。這聽起來很好笑,好像低端產業跟高端產業根本是無關的兩樣東西,高端產業不是低端產業發展在一定程度產生了一定的技術與資金積累,達到了成為高端必要條件后才升級為高端,而是低端沒得混了,就可以去高端去混了。這好比一個小學生,在小學混不下去了,小學成績一塌糊涂,于是便大叫,我小學學不下去,我要升級為大學生。
其實,所謂的產業升級理論根本就是一個謊言,我們似乎只看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產業都是高端產業,但問題是這些國家真的不要低端產業了嗎?顯然不是,蘋果的手機和電腦是很高端,可它也是需要富士康這樣的低端血汗工廠來代工生產的,這說明高端產業無論再高端,它也是需要低端產業做支撐的,一個高端產業的發展往往要帶動一批低端產業,這些發達國家并不是不要低端產業,而是把低端產業轉移到了海外,轉移到了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因此淪為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加工車間。試問,如果中國的產業都升級成了高端產業,中國的低端產業向哪里去轉移?誰能消化掉中國的低端產業,誰能承載住中國龐大的人口成為中國的加工車間?很顯然,沒有哪個國家消化得了,沒有哪個國家承載得住,只有中國自己接受自己的低端產業。這就出現一種現象,一方面,國家為產業升級不斷地壓制低端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因為高端產業的發展勢必需要低端產業的支撐,而因為中國的低端產業只能由中國自己來消化,也是說隨高端產業的發展低端產業的市場也會不斷拓寬,利潤空間不斷增加,依然會頑固地發展下去,而又因國家的壓制,低端產業的生產成本必然增加,低端產業成本的增加必然又會傳導到高端去,使得高端產業不能很好的發展,于是國家又要更大力度地壓制低端產業,低端產業成本再度增加,這樣反復循環,必然造成惡性通脹。而這只是最輕的后果,因為高端產業與低端產業的利益糾結必然會對應到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上去,如東部發達省份與中西部落后省份之間的矛盾,城鄉之間的矛盾,等等,而這些矛盾的激化則會使中國出現嚴重的族群撕裂,于是,產業亂局會演變成一場社會亂局。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沒有所謂的高端產業低端產業之分,各個產業之間都是平等的,只是因為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需要,會重點發展某些產業。因為產業之間是平等的,所以才能協同發展,所以才能在解放初期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完備的產業體系,而如今,在毛澤東時期完備的產業體系的基礎下改革開放了三十多年的中國,不僅沒能發展出有中國特色的高端產業,反倒是把毛時期有的一些高端產業摧毀了,精英們不去反思其原因,卻提出了所謂的產業升級理論,無非是想掩飾事實的本質,同時編織出一套虛幻的夢想來迷惑大眾,緩解當前的社會矛盾。而把產業升級叫得最歡的精英們往往正是那些鼓吹資本主義理論,鼓吹普世價值的西方鸚鵡們,這些人一向賣國,可卻在吹噓產業升級時顯得似乎特別的愛國,此時結合上段的分析,使我們不得不懷疑他們的險惡用心。
三十多年前,一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使得今天的中國出現嚴重的階級對立,如今,所謂的產業升級是否也會延續當年的悲劇,使得中國出現嚴重的產業對立,甚至是族群對立?很顯然,我們不能像三十多年前一樣,再去用三十多年的時間去驗證,因為中國經不起這么折騰了,今天的中國只有徹底醒悟過來,回歸社會主義,用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式統一協調各個產業的發展,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