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民工,這個冬天有溫暖嗎?
儒夫
·
2011-02-01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春節(jié)將至,無數(shù)民工陸續(xù)返鄉(xiāng),一個舉世壯闊的民工流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在他們的大包小包里,懷揣著一年的勞動血汗,也許這就是全家生活的全部;懷揣著全家的希望,也許這是全家期待的夢想。也許這一年的收入只有區(qū)區(qū)幾千元,對于有錢人來講并不算多,但對于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工,它卻是生存的唯一希望。在金錢第一的社會中,也許少一分錢都會逼死英雄漢。一位在北京打工的農(nóng)民,在寒冷的厚厚的冰層下挖藕,每天要挖一千多公斤,雖然能賺回一百多元錢,但在這樣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雙手的骨格已變型,四十多數(shù)的年齡看似已六十多數(shù)。為了多賺錢,他種藕已幾年沒回家了,省吃儉用除去開消,一年也只能給家里寄上七千多元,要供孩子上學,要供養(yǎng)家中的老人。他是中國億萬農(nóng)民工的真實縮影。
歸心似箭是親情的召喚,合家團圓是人間的天倫之樂。不能回家,如果能把錢寄回家,心里終還有希望。但如果辛苦了一年拿不到工資,自己的血汗成為泡影,這事關生存的區(qū)區(qū)幾千元錢也許代表的就是生命。今看到一篇博文——《誰引發(fā)了“服毒討薪”的悲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3d9bf01017nj6.html?tj=1)更想起近幾天電視新聞報導的農(nóng)民工拿不到工資的事件。本地電視臺報導,有一家家具廠的三十名工人,做了一年因老板找不到了,使辛苦了一年的工資沒有了下落。當記者帶他們到村委去問時,得到的回答是他們也沒辦法,再到上級工商管理部門反映時,才發(fā)現(xiàn)這家企業(yè)根本沒有注冊。問起為什么一家沒有注冊登記的企業(yè)能開工經(jīng)營這么長時間,而且還能招工,卻找不到領導了。相信事到年關,有關部門的領導都很忙,他們在哪里忙,都忙些什么?是在澡堂還是飯館,是在寫“奢侈品清單”還是記“香艷日記”,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人為這樣的部門做了“不為人民服務”的錦旗卻是當之無愧。
如果說黑心老板為了利潤最大化可以不擇手段,那么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部門的崗位又會如何呢?城南某街道聘用的社區(qū)干部,他們在人口普查期間近兩個月沒有星期天,晚上還加班,連國慶七天都沒休息,卻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他們的最低工資中還有拿出百分之十作為年終考核獎。這是一個由政府提供的崗位況且如此,如何要求私營老板守規(guī)矩,這是一個“最幸福的城市”況且如此,那么在“最不幸福的城市”出現(xiàn)“包身工”、“智障奴工”就不足為怪了。
無論是用服毒還是跳樓等各種手段討薪,當有人為這份微薄的薪水愿意付出生命代價的時候,可以想象這份薪水承載了一個家庭多少的分量。當人們在討論為幾千元錢付出生命值得不值得的時候,是因為沒有意識到他們已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資料,可是就是這么點僅以維持生存的薪金也被黑心的老板無情地掠奪和占有了。為什么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中,各地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的事件還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像非洲狂野上的野草,火燒不盡、絞而不滅?這時因為私有化的貪得無厭為欠薪的“野草”提供了沃土,是私有制的爾虞我詐和不擇手段,讓人變成如同禽獸一般。然野獸的捕獵卻是食而有度,而私有制的貪得無厭卻是欲壑難填,讓人不如獸,甚至是生不如死。
在此,祝愿回家的民工一路走好,祝愿所有的勞動者節(jié)日安祥。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