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盡快走出“支票外交”的怪圈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正當美國針對中國匯率政策進一步施加政治壓力之際,中國派遣了一個由官員和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赴美采購,再度開展“支票外交”。中國的支票外交一直是近三十年來中國外交政策擺脫不掉的陰影。為了贏得世界上一些無賴國家對“一個中國”的承諾,中國開出了太多的支票,中國人民作出了太多的犧牲。這些無賴國家在花完錢后,馬上腔調一變,新的要挾又開始了,胃口更大了,中國的支票開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了,如此往復何日止!
2004年西方開始針對中國匯率政策提出批評,中國馬上派遣了一個代表團赴美采購;2010年,當中國出口猛增導致部分歐盟國家與中國緊張關系加劇時,中國再次采用了同樣的策略到歐洲大開支票;去年年底以來,美國不僅出動航母參與東亞地區的軍事演習,而且將魔瓜伸向中國的南海,并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利用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進行量化的寬松貨幣政策,中國應對的還是支票行動。有一位法國人士透露:波音和空客三十年一直奉行這樣一種策略,就是當波音飛機賣不出去的時候,就讓歐洲領導人會見達賴和尚,彈奏民主圣曲;當空客的飛機賣不出去時,就讓美國總統和中國單挑,會見達賴和尚,擺弄民主造型。結果很奏效,中國于是乎就在這種不斷的抗議聲中買下雙方大量的飛機,開出了大量的支票。難怪乎自從上世紀70年代中美恢復商業關系以來,中國就經常采用戰略性采購作為一種公關手段,中國高級領導人在訪美時通常會順道參觀波音(Boeing)等大型工業集團。真可謂:不管世界七十二變,我有支票不斷!
這些年來,無賴國家要挾中國的理由太多太多:兩個中國、會見達賴、武器禁運、對臺軍售、貨幣升值、貿易保護、人權干涉、領土爭端、內政干涉等等,中國一概以開出支票應對。好在中國默默無聞的人多,埋頭苦干的人多,流血流汗的人多,為政府進一步開支票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中國為什么走不出這種支票外交的怪圈呢?中國三十年“韜光養晦”求發展,難道就是為了多賺幾個錢給無賴國家用嗎?如果這樣那這種“韜光養晦”寧可不要。
支票外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殘酷的。其結果:一是犧牲了國人的幸福;二是削弱了國家權威;三是滋生了貪污腐敗;四是助長了無賴國家的胃口;五是阻礙了國內生產力發展;六是摧殘了民族尊嚴;七是激化了國內矛盾;八是犧牲了民族的利益;九是壓抑了民族的創造性;十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支票外交的實踐證明,靠錢是買不來西方國家的核心技術的,只會給削弱中華民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試想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工業體系和核心技術是在什么時候什么背境下建立和突破的,是在毛澤東時期。真正的獨立外交造就了新中國的重工業體系,衛星和核技術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如果按照毛澤東外交和自力更生政策,中國人的創造性會有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激發程度,可能我們的航空母艦編隊早就可航行于世界的大洋上。而三十年的實踐證明,中國丟掉的是市場,得到的是垃圾和污染,成為典型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淪為西方世界的經濟殖民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