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鴻時事半月談】
回 頭 是 岸
——朝鮮半島迷局
金 鴻 2011.1.14
2010年以來,天安艦事件和朝韓炮戰的先后發生使半島局勢徹底惡化。 12月13日 ,朝鮮又發出了美韓合作可能導致本地區爆發核戰爭的警告。現在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朝鮮變得如此暴躁呢?
許多人都認為,這是美國敵視和壓制的結果。其實不然,朝鮮強硬對抗美韓兩國的真正原因在經濟層面。盧武鉉時期,韓國執行的是“陽光政策”,對朝鮮進行了大量的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李明博上臺后馬上改弦更張,把朝鮮核問題的解決的與南北合作和經濟援助掛起鉤來。可以說,李明博早就事實地終止了盧武鉉力推的陽光政策。
炮擊事件之后,李明博馬上嚴令務必控制磨擦規模不要擴大。美國的全球戰略正面臨著崩潰,實在無力對朝鮮發起一場戰爭,只得用一場“威懾朝鮮”的軍事演習來挽回了一點臉面,也盡一點保護盟友的義務。不過,“威懾朝鮮”的軍演是在朝鮮導彈射程之外進行的。至于那個日本盟友就更靠不上了。炮擊事件發生后,菅直人聲稱自己是從電視上得到消息的,這分明是在為日本沒有幫忙找借口。 12月11日 ,菅直人又大揭韓國人的傷疤,說要在緊急情況出現時派遣自衛隊救助旅韓日本人,難道日本政府對二戰以前侵略朝鮮半島的罪行還嫌不夠,還要再派自衛隊到韓國去?所以,單從菅直人的表現就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整天嚷嚷的“美日韓軍事同盟”完全是個子虛烏有的東西。
當然,從經濟角度看,李明博政府跟朝鮮對抗也很不劃算。2003年韓國的GDP排名是世界第11位,2009年卻跌到了第15位,一年下一個臺階。韓國經濟排名持續走低的主要的原因是韓國經濟沒有了增長動力,韓國的國內市場容量有限,再加上半島局勢的持續緊張影響了外來投資,韓國經濟自然強不到哪里去。如果韓國繼續執行“陽光政策”,加強與朝鮮經濟上的往來,朝鮮市場可以對韓國經濟起到非常好的拉動作用,還可以降低韓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
現在的李明博政府,真的是里外不是人。對朝鮮既不愿意合作又惹不起,對美國一心依賴卻屢屢被當槍使、關鍵時刻還被吃了豆腐,對中國則是既不愿意配合又離不開,結果就是對國內的老百姓無法交待。我們實在也猜不透,這樣下去李明博這個總統還能干多久。
相關鏈接:
金鴻:2004年以來的大國斗爭回顧(上)
金鴻:2004年以來的大國斗爭回顧(中)
金鴻:2004年以來的大國斗爭回顧(下)
《04年以來的大國斗爭回顧》【尾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