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20隱形戰斗機已于2011年1月11日中午12 時50分左右進行首次升空飛行測試,13時11分成功著陸。整個首飛過程是在殲-10S戰斗教練機陪伴下完成的,歷時大約18分鐘,取得成功。
此次試飛安排在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訪華期間,又是在胡錦濤訪美前,國際軍事評論家指出,“這次試飛并不單純,顯然是向美國展示實力?!?/p>
通常諱莫如深的中國軍方絲毫沒有試圖隱瞞。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問到:有消息稱中國的已進行試飛,為何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期間進行這樣的試飛?洪磊表示,“隨著科技發展,根據國防建設需要,世界各國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是很正常的。”這段話,無疑是證實了殲-20研制成功的真實。
殲-20將是繼美國F-22和俄羅斯T-50之后,世上最先進的戰斗機種之一。殲-20最大特點是隱形、超音速巡航及高機動性能,因此被認為將對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使用的隱形戰機--美國的F22構成威脅。
曾幾何時?我國空軍發展走過一條崎嶇的道路:
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時期,用蘇聯殲—5 組建的新中國空軍,“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空軍強國”,“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60年代生產的殲-6是當時先進機型之一,隨后在70年代,先后研制了殲-7、殲8。
改革開放后,總設計師錯誤的估計了世界形勢,認為較長時間內不會有戰爭了,于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軍隊要為改革讓路”,要大力壓縮軍費,大批軍事科研項目下馬,強大的軍工企業為了生存,只能去生產壓力鍋、洗衣機和摩托車。
“海灣戰爭”給我們敲響警鐘;“科索沃戰爭”震撼了我們的空軍;美國轟炸我國大使館驚醒了我們的軍隊;“臺海危機”更是讓我們措手不及,當時我們能升空作戰的飛機只有180多架?!?40余架殲-8和改進型殲-7,以及進口的48架蘇-27。
80年代后期,在“韜光養晦”的年代,確實起了作用,西方認為我們脫離了社會主義,當時英國曾參與改進殲-8,前期投資了幾億美金做可行性研究,由于“六四”,西方集體對我們實行制裁,所有軍事項目被迫就中斷,一直到現在。
殘酷的事實說明:“真正的高科技,尤其是軍事高科技,是買不到的,市場換不來真正的前沿科技,所以我們必須自力更生,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也完全相信,我們中國人,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是有這個能力的,我們能夠追趕世界的最前沿”。
90年代后期開始,我們又開始“秣馬厲兵”,2000年研制出“飛豹”,以后又飛出“梟龍”,仿制出殲-11,再后來就是三代機殲-10。
現在,我們終于又有了四代機殲-20,一旦裝備部隊,面對類似“黃海演習”的美日韓軍事挑釁,他就是殺手锏,比空喊千百遍抗議管事多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