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或者說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很久了,本來想抽時間認真地寫一篇文章,很好地闡述一下這個問題,但是,最近的一些報道,讓我實在忍不住了,感到應該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時,也希望廣大網友投入到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有人不是說要“深化改革”嗎?我想,我們首先要的是深化討論:“無數先烈和廣大人民打下的江山憑什么讓這樣的人坐?”只有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我們再來談“深化改革”的事。中國人民不能再被忽悠了,這個國家到底是誰的國家?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什么樣的“改革”都是拿人民開刀和做文章,都是莫名其妙的改革。
事情得從《東方日報》最近的一則報道說起:《東方日報》報道:內地爆出官員失態丑聞,陜西延安市志丹縣周日的一個文藝活動上,請來中央電視臺女主持管彤擔任司儀。但該縣縣委書記祁玉江一上臺就口花花猛贊管彤,還當眾熊抱對方,并追問她:“我是不是男人(很具男子氣概)?”,網民狂轟祁的行為過于“奔放”,封他為“猥瑣書記”。甚至有人調侃說:“連自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還當縣委書記?”
圣誕節當日,志丹縣西區采油廠舉行慶祝年產量一百萬噸的文藝演出,祁玉江等領導應邀出席。祁甫上臺就稱贊女司儀管彤“白、俊、美”;隨后又要她答應自己一個要求,就是“代表志丹的黃土兒女和你擁抱一下”,接著就在觀眾起哄聲中忘形地熊抱管。管彤頓時略顯尷尬,未料祁意猶未盡,高歌一曲后便將早前小朋友獻給他的鮮花轉送給管彤,又口甜舌滑追問:“我美不美?”管無奈稱贊。祁再問句:“我是不是男人?”管實時讓觀眾以掌聲作答,打下圓場??h委宣傳部事后解釋,祁的舉動只是展現陜西人的熱情。祁的秘書則以祁在開會為由,婉拒受訪。
同時,《東方日報》還有另一則報道:廣東汕尾煙草局長陳文在○四至○七年間,疑交替使用兩張身份證、兩本護照,頻繁進出港澳達六十五次,質疑他身為國企老總出境豪賭,促請有關部門徹查。陳早前被爆料,一個月公款吃喝花費逾二百萬,且用人唯親,安插逾三十名親信進煙草系統?! ?/p>
上述兩人,一個是國家公務員,是領導和管理一個縣的地方官員;一個是國企老總,經營管理國家的資產。想必這兩人也是共產黨員。一個在革命烈士劉志丹的家鄉出丑,一個在一國兩制的港澳出丑。南北共同爭相表演,都是歷史小丑。尤其讓人氣憤的是,第一件事是發生在革命烈士劉志丹的家鄉,劉志丹和無數長眠地下的先烈們為之流血犧牲的結果難道是換來這樣的人當政?當年他們鬧革命,就是為了推翻萬惡的舊社會,就是為了推翻腐敗的蔣家王朝,而今天,這樣的官員和國企老總與過去的舊社會和蔣家王朝有什么兩樣?
今天,又爆出河南交通廳長董永安被雙規,這是河南前三任交通廳長連續落馬后的第4任交通廳長。有意思的是,有媒體報道,之前“落馬”的三任河南省交通廳長均有各自的“廉政名言”。第一任“落馬”廳長曾錦城在任時就曾以寫血書的方式給河南省委表白: “我以一個黨員的名義向組織保證,我絕不收人家的一分錢,絕不做對不起組織的一件事……”;曾錦城案發后,第二任“落馬”廳長張昆桐一上任便向省委領導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廳長的沉痛教訓,并提出口號:“讓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張昆桐被捕后,第三任“落馬”廳長石發亮在剛上任時也表示要吸取張的教訓,提出的口號是“一個‘廉’字值千金”,并將其細化成“兩個原則”:“不義之財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 ?/p>
聯想到今年“十一”,國家領導人和北京的部分群眾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我不知道他們面對先烈想到了什么?無論是中國共產黨內,還是政府機關,腐敗的分子已經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個相當的數量,他們坐在無數先烈和廣大人民打下的江山上,利用手中的權力,干盡了壞事,他們并不代表人民,卻打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旗號,為自己和家族謀私利,如果說,1911年辛亥革命前,中國是清王朝皇帝的天下,那么,1949年前的舊中國是四大家族的天下,而改革開放經過30年的時間,演變成了幾千個家族的天下,數量上雖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而在毛澤東時代,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天下就是人民的天下,全體人民雖然有一些差別,但是,由于主要反映在生活資料消費上的差別,因此總體上仍然是平等的、公平的,是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F在,不僅某些家族壟斷了部分行業和擁有一些企業的絕對控股權,成為生產資料的擁有者,成為新型的資本家,其中不少是所謂的共產黨員,是“紅色資本家”。而且,隨著大量失地農民匯入城市,實際上形成了新的無產階級,當然,部分有房產的可以算小資產階級,他們和部分擁有房產的公務員等,一起形成了龐大的小資產階級。而各級的官員成了一個特殊的階層,發生了許許多多象以上那些官員那樣的丑行和惡行,我們10多億的人民就是在他們的“正確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奔向21世紀的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這就是目前中國的現狀。大家說,滑稽不滑稽?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而這一切,難道就是無數先烈和廣大人民流血犧牲換來的結果,期盼的未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