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安:農民自救要過多少“鬼門關”?!
在小說《西游記》里,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在吉林省大安市有一位現實版的“唐僧”,為了帶領失地農民興辦企業生產自救,歷經了無數磨難,卻怎么也取不到“真經”,反而卻遭到一些人的非議。這位現實版的“唐僧”就是嫩江村原村主任劉劍,每當提起這事,他就不免哀嘆:我們農民不過是想用自己的錢辦企業,我們找到哪里,都說這筆錢是你們的,應該給你們使用,但就是不讓我們動,至今我們已經找一年多了,還沒有任何結果,一千多萬元積累資金在農經部門睡大覺,我們農民搞生產自救卻沒有錢!我們不知道,農民自救要過多少道“鬼門關”?就連“唐僧”也沒有這么難??!
嫩江村隸屬大安市大賚鄉。嫩江村七社位于大安市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2006年11月,大安市政府開始在這里建設工業集中區,到今年3月,全村被占耕地達30多坰,其中7社被占20坰,全社耕地三分之二被占,四分之三的人口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耕地。這里的大多數農民尤其是菜農的耕地面積基本上都是一畝多,耕地被占后每個人平均起來只得到3、4萬元就什么都沒有了,以后什么都不管了。他們大多數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什么社會保障都沒有,也沒有其他資金來源,尤其是2006年被征地的農民,三年來沒有其他收入,補償費也基本上花光了,今后如何生活?村民們十分憂慮!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到了征地補償費,想用這筆錢做點事。在征地補償費中,扣除直接給農戶的錢以后,剩余每平米53.54元補償費屬于社集體積累資金,這筆錢他們估算有1100多萬元,被轉到大賚鄉農經站賬戶。為了給失地農民找一條生活出路,他們自費到內蒙古等地考察項目, 2009年11月10日 ,七社在嫩江村村委會召開全體村民大會,討論今后生活出路問題,選出了帶領大家創業的帶頭人和班子成員,決定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并于 2009年12月17日 ,取得了工商營業執照,企業名稱是“大安市嫩江儲運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是劉劍,業務范圍為“運輸、倉儲、種植”。
令村民們想不到的是,合作社是成立了,卻運作不了,原因是所需資金始終沒有到位。他們就找到鄉農經站,想動用村集體積累資金。農經站站長說他擔不起這個責任,讓找市農經局。他們找到市農經局,農經局桂敦興局長則說他們成立的合作社不是企業,不能動用集體積累,要是企業就可以用了,讓他們重新辦理企業營業執照。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村民被迫再次出資于 2010年6月30日 重新注冊,這次注冊的名稱是:“大安市益民種植有限責任公司”。這回,桂敦興局長說可以了,我不攔著你們了。村民似乎看到了生產自救的希望,但是當他們找到鄉里時,又遭遇到鄉里的拒絕。鄉黨委書記高升說:“你們嫩江村沒有村委會,這筆資金不能動。你們不是能上網嗎?你們上網了又怎么樣?”村民們說:嫩江村已經連續三年沒有村委會了,按照村委會組織法,組織選舉村委會是鄉政府的責任,鄉政府不組織村委會選舉是嚴重的失職行為,應該被追究法律責任?,F在,鄉政府不但不組織選舉,反而拿這個來卡我們的脖子,真是令人忍無可忍!
據村民介紹,為了啟動這筆資金,他們曾去找過大賚鄉主管農經的副書記李向東,想讓他出面找農經局協調,但協調的結果是農經局答復合作社不能用積累資金。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求助法律。2010年1月,他們到市法院立案庭,要求起訴鄉農經站和鄉政府不作為,違法扣押他們的集體資金,但是立案庭不給立案,說告政府不合程序不立案。他們又找到主管立案的副院長劉玉忠,劉答復:“案子應該給立,沒有理由不給立案,也沒有不給錢的法律條文,但你們是在大安市生存,告政府影響不好,還是我給你協調為好,但協調的結果依然是不給用。今年2月,他們又找到市人大,人大一位副主任將此事交給市政法委書記劉云華處理。劉告訴他們:全市像你們社這種事很多。他要求市農經局拿出統一的農村積累資金使用方案。但至今,大安市農經部門也沒有拿出此方案。無奈,2010年11月末,村民將嫩江村黨支部書記劉景林告上法庭,但大安市法院認為此事屬于村民內部糾紛,應該由政府處理,因此不予受理,再次把“皮球”踢還大安市政府!
就嫩江村村民反應的這一問題,記者曾于2010年4月赴大安市采訪。大賚鄉農經站站長王書峰和大安市農業局副局長農經局局長桂敦興證實了村民的說法。
劉貴清、李運江、劉炳文等十幾個村民向記者證實:研究辦合作社時,村民先后開過三次會,除了有幾個因為動遷找不到的,都參加了,用集體積累搞實體,劉劍當頭兒,這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沒人反對。劉劍威信高,有頭腦,我們都擁護他。他們說:嫩江村已經連續三年沒有村主任了,以前他們選的是劉劍,劉劍干了八年就辭職不干了,據說是因為他幫著村民說話得罪了不少人,另外在當村長期間他還賠進去不少錢,為此家人十分反對。嫩江村現有的村書記是上面派來的,是公務員,每月財政開資2000多元。劉書記每天上午都來,可就是什么事都不管,他只是對上面負責,上面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知上面是怎么想的。
中國深度觀察網觀察員 記者李廣軍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李洪濤
原文來自亞洲焦點新聞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