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白皮書
中國政府終于在2010年的年底,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勇氣——首次發表了《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這本書第一次比較全面、系統地向國內外介紹了中國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的基本情況,理所當然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更大的反響,則是因為白皮書援引國家統計局的民意調查結果披露了一串數據:2003年至2010年,中國公眾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成效的滿意度平穩上升,從51.9%提高到70.6%;公眾認為消極腐敗現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從68.1%上升到83.8%。臭名昭著的國家統計局,能提供準確的數據嗎?我們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的滿意度真的那么高嗎?竟然比物價漲的還快。問一下周圍的人,大家都張大了嘴巴,不知道這數據怎么得來的,一聽說是國家統計局的調查結果,就連說這數據太正常了;到網絡上看一看,群情激奮,竟然連一個表示滿意的都沒有。難道那70.6%的公民都不上網嗎?我不僅惶惑起來,我剛被幸福現在馬上又被滿意了,我真的滿意嗎?我堅決地說我不滿意!我一萬個不滿意!可是這樣一說,我似乎又被少數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是怎么得來的呢?結合他們調查中國房價向開發商調取信息的模式,我想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把反腐滿意度調查表發到貪官的手里去了。那為什么反腐的滿意度不是100%或99%呢?事實告訴我們,其實在貪官中間,對反腐不滿意的,至少也有29.4%。因為有些貪官是不得不貪,是小貪,是懷著一點點良心在自我譴責和悔過中去貪,因為他不貪就做不成官,他不貪就會被貪官潛掉。他們也想清清白白地做官,他們也想干干凈凈地做人,他們也想踏踏實實地睡覺,如果反腐力度加大了,如果世界清明了,他們也是喜歡的。如果硬要有別的解釋的話,統計局的數字就是把自己鎖在黑屋子里,自己根據社會的承受能力硬造出來的。總之不管怎么樣,國家統計局在中國首版的反腐白皮書中,為自己的腐敗作了一次徹底的招供,這也是對白皮書莫大的諷刺和否定。
白皮書作為一種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的是事實清楚和立場明確。我們看今天的反腐白皮書,除了書皮是白色的,翻開看,似乎怎么看都象是黑色的,因為作為生命的事實被墨跡涂抹了,作為靈魂的立場被模糊了,它代表的只能是黑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