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實行黨政一肩挑,財務一支筆審批后,中華大地很快就被這成千上萬的一支筆給弄得烏煙瘴氣。明天是元旦,又到年關歲尾,大大小小的一支筆們都在為“我給誰送禮,誰給我送禮”這個問題絞盡腦汁,忙得不亦樂乎。東方這支筆在現實中不好用,沒有多少問題需要審批,就在虛擬的網上寫些聯合國都管不了的國際問題練習吧,只求大腦不生銹就行了。
毫無疑問,縱觀世界,現在最熱的地區仍然在東北亞,由于三艘航母在黃海這個大池子里“旅游”,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著全球眼光,令無數的地球人擔驚受怕,我就不負責任地再談談這個話題吧。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讓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先生把我給弄糊涂了。一開始我聽到張將軍一艘航母到一個地區是警告,兩艘是表明事態升級,三艘是預示要真正發動戰爭。然后主流網站就在朝韓戰爭一觸即發的狀態下,高調報道了三艘航母齊聚黃海的消息。再后張將軍又在今日關注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是美國在黃海始終是一艘,第二艘是換第一艘,第一艘要保養,第三艘一兩個月到不了。我不知道到底是主流網站報道的消息準確,還是張將軍預測的準確,只能憑感覺談自己的不成熟看法。
我在美國軍演剛開始時就說過,如果華盛頓敢進黃海,中國一定不敢打,中國若敢打,華盛頓一定不敢進黃海。可惜華盛頓在日本海游弋了幾個月摸清了中國的底線后,最終還是進入了黃海,這無異對美日韓是一個極大的鼓勵,中國將心臟都暴露在美國的槍炮之下,中國的核心說和底線說在美國人的眼里也就沒多少分量了。于是有了后來日本的囂張和韓國的莽撞。客觀地講,最愿意打仗的是美國,最不愿意打仗的是中國,美國要擺脫困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仗 ,但要和中國這樣的軍事大國直接打仗也是美國無法承受的,所以美國最愿意看到既不和中國打仗又能讓中國讓步從中國得到想要得到的利益。中國目前的表現是美國最想看到的,中國的表現實質上鼓勵了美國在這個地區沒完沒了地軍演,沒完沒了地制造緊張氣氛。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不用說拿出當年毛澤東的氣概,就用上現在俄羅斯的手法,恐怕韓國這個棒子也不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美國也不至于在中國領導人接二連三地訪問美國時接二連三地派遣航母光顧,日本更不敢對中國這樣的核大國用還沒有的原子彈威脅。
韓朝本是一個民族,同根同族同源,雖然分裂時間不短,但這種流淌著同一種血液的親情是永遠難以改變的,兩國人民骨子里盼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正是這種民族親情,金大中和盧武鉉才沖破美國的種種干涉,對朝鮮實行陽光政策,朝鮮半島局勢向著和平統一的方向邁出了堅實步伐。但自從李明博上臺后,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有美國撐腰,不甘于與朝鮮這樣的貧窮國家稱兄道弟,剛愎自用地廢除了南北友好合作的陽光政策,使前兩任領導人與朝鮮改善關系的努力付之東流化為泡影。
目前的國際形勢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美國這個最強大的帝國主義衰敗速度驚人,本質上已經成為一個靠舉債度日示末落帝國,除了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外,其它的已經乏善可陳,其控制世界的能力明顯萎縮,國內矛盾似乎正在處于集中爆發的前夜。這種經濟危機導致的困境,美國上層清楚,只有發揮自己的優勢,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才能擺脫。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目前的危機和小國家打仗解決不了問題,和窮國家打仗也只能是賠本賺么喝,只有和富國大國打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很顯然這次是選中了中國。不然實在很難理解為什么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凡是與中國有摩擦的國家美國都高調支持,看看中國周邊,不是美國的軍事基地就是美國支持的反對國家,就一個朝鮮讓美國看成眼中盯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將朝鮮與中國分化,讓中國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孤家寡人,然后對身處重圍中的中國實施大棒加胡蘿卜戰略,一定會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成效。大概這就是近來東北亞局勢始終籠罩在戰爭陰云之下的深層原因。
本來只要不是傻子,李明博是會明白的,如果真要朝韓發生戰事,第一個吃虧的是自己,第二個才是朝鮮,東亞周邊國家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唯一贏家只能是美國。因為美國本土不會有什么危險,美國的航空母艦朝鮮目前也無可奈何,只要打仗美國的軍火商就會興奮,美國經濟就受到刺激,所以美國不愿和中國這樣的軍事大國直接會面,但通過小規模局部戰爭敲打中國,讓中國為其經濟買單的戰略還是十分明顯的,只是中國老是硬挺,只要美國不說明,自己決不敢承認。由于中國態度曖昧,既把朝鮮當兄弟,又把韓國當哥們,美國自然就會認為中國不會發動第二次抗美援朝,于是就鼓勵韓國不間斷地挑釁朝鮮,自己從中漁人得利。近來韓國的舉動表明,李明博不僅是名副其實的瞎子,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傻子,已經完全不顧韓國幾千萬民眾的福祉,憑著美國許諾的幾句甜言蜜語,就開始做起武力統一半島的美夢了。除了地地道道的走狗會這樣簡單思維,沒有人會這樣考慮問題,因為走狗只會為主人考慮,自己是很少有權決定自己的一切的,只要主人一聲令下,走狗就會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這也正是朝鮮半島持續緊張的原因所在,美國喜歡這樣,走狗沒有思維,用正常人的思維是難以解釋清楚的。
目前的形勢和中國既不愿和美國鬧翻,也不愿和韓日鬧僵,更不愿丟掉朝鮮的模棱兩可的態度是有很大關系的,雖然中國主觀上竭盡全力想著將事情辦好,但客觀上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好在現在似乎明白了,雖有些晚,力度仍不是太大,但好象局面正在向較好的方面發展,但究竟后文如何,只能留待明年接著說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