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右京客發帖要求《北京老人,請識相點》,認為“一大群老年人冒著近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在地鐵車站口外排長隊領一份早上發放的免費地鐵報”、“超市門前、大賣場面前排隊的老人領取超市贈品的隊伍,一斤小米,二斤雞蛋,一包茶葉……或者是超市今天供應超低價蔬菜”都是“不識相”的行為。此帖大概深為版主贊同,以致很快推上了首頁。
山右京客先生一看到“老人排隊領取免費地鐵報”,就想到“北京人的政治意識是全國第一流的,首都么,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中心,如今還要建成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關心國家大事,讀書看報自然必不可少”,這當然是很可喜的,說明山右京客先生知道報紙的主要用途。
不過,山右京客先生大概并不知道北京這份“地鐵報”究竟是什么。本帖就來聊聊“北京地鐵報”對于“北京老人”的用途。
先來看看這份“地鐵報”的來歷。
2007年11月《北京娛樂信報》報道《京城獨家地鐵報——全新信報下周亮相》:
“作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北京沒有地鐵報的歷史即將結束——昨天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北京娛樂信報與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在轉型為地鐵報的信報廣告經營、發行等方面開展長期密切合作。此舉,標志著地鐵報在首都誕生,填補了北京報紙品類的一項空白。
。。。
據合作方介紹,轉型為地鐵報的《北京娛樂信報》將于11月27日早晨開始,在運行地鐵線路站內派發。
。。。
信報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調整內容,為廣大早間乘客量身打造一張滿足他們新聞資訊需求、娛樂需求、生活服務需求,便于在地鐵中快速閱讀,內容新穎、形式創新,與京城各都市報有著較大區別,具有鮮明地鐵特色,時尚、實用的都市報。
。。。”
很顯然,這份“地鐵報”是以娛樂信息和日常生活服務信息為主的報紙,與所謂“關心國家大事”其實并沒有多大的關系。
當然,既然是報紙,“國家大事”總是要刊登一些的,但是,顧名思義,“主打”的內容還是娛樂和日常生活信息。
所謂“生活服務”信息,基本上就是打著“如何省錢”旗號的“廉價商品”的廣告,是否真的廉價先不提,這些信息對于“差錢”的人而言,是有吸引力的。
不過,本網友要說的是:報紙的用途,遠遠不止“關心國家大事”和“生活服務信息”。
有什么用途呢?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擦拭玻璃
先在報紙上噴上水,然后仔細擦拭,最后用干報紙擦拭一次,即可使玻璃光亮無比。
擦洗浴缸
浴缸用久之后所沉積的污垢不宜清洗,可以在浴缸上鋪一些舊報紙,吸收水分并予以輕輕擦拭。一兩次后,浴缸自然會變得干凈。
保存蔬菜
如果剛買來的蔬菜如:蔥、蘿卜、胡蘿卜等是用水洗過的,要想長期保鮮,就應該用報紙包裹后,直立并置于通風處。”
大家知道,現在的報紙,由于加了廣告,一份報紙比以前多了很多版。這地鐵報本來就是主打娛樂廣告的,想必不會少只會多。
每天領這么一份,除了“關心國家大事”,應該足夠完成上述用途了。
當然,對于“不差錢”的人,用舊報紙來做這些用途,若是被也“不差錢”的親戚朋友看見了,可能也會被認為“不識相”的。
然而,在買不起玻璃水、清潔劑和保鮮膜的“差錢”人士的眼里,舊報紙的這些用途,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山右京客先生還說到“超市門前、大賣場面前排隊的老人領取超市贈品的隊伍,一斤小米,二斤雞蛋,一包茶葉……或者是超市今天供應超低價蔬菜”這類“不識相”的行為,本網友看到這個,不禁就想起了去年物價上漲比較厲害的時候,國統局的姚總經濟師給“差錢”的老百姓們出的好主意。
姚總經濟師是這樣說的:“過日子,過就是要動腦筋,生活當中也有經濟學,我舉一個我的日子,我們家,我愛人她每天買菜都是五點半以后,為什么五點半以后她去買菜呢?因為我們家附近的超市5點半開始,到期的食品和蔬菜的價格打五折,所以她就五點半以后去買菜,然后回家做飯。所以我覺得中國人把生活叫做過日子,“過”字我覺得用的很好。所以我們確實要研究在物價上漲狀態下,我們怎么樣能把日子過的更好,更多的減少損失,然后來避免物價上漲給我們帶來的諸多的影響。”
看見沒有?堂堂國統局姚總經濟師的愛人,也每天五點半以后去超市買“的價格打五折”的“到期的食品和蔬菜”!
打五折,以每天至少10元的食品蔬菜消費來計算,每天至少能省五元錢,一個月就是150元。當然,這點錢在“不差錢”的人眼里,實在算不上什么。
不過,北京企退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準目前是1000元,明年將上調到1100元。即便是與人均養老金2058元/月相比,這150元也不是能夠看不上眼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