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北京公務車改革將重啟 官方稱不便回應公車數量

記者 · 2010-12-20 · 來源:京華時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北京公務車改革將重啟 官方稱不便回應公車數量

2010年12月20日04:46

 
本報訊 治堵方案在征集一周時間的民意后,于昨天結束。有關部門正對社會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梳理,并由相關部門研究采納。近期,市民意見征集情況將對外公布。

治堵措施征求民意以來,圍繞著“管”、“建”、“限”三大措施,尤其關于“公務車零增長”、“停車費漲價”等話題,網民展開了熱烈討論。對于停滯不前的公車改革,網民稱,政府官員、公務員應帶頭緩解擁堵。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本市十二五期間將重啟公務車改革。

征求意見以來,市民在市交通委官方網站提交了不少建議,內容涉及建國門橋改造、收取擁堵費、停車費等熱門話題,如市民丁先生建議,小汽車出行,可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小汽車在二環上和二環以內,在擁堵時段,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的禁止通行;含駕駛員二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

也有市民在建議中認為,對于機動車“限購”,方案只是提到“合理調控小客車總量增長速度,緩解機動車總量過快增長”。對此,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

征求意見,對于年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速度有一個調控建議,整個制度設計一定采用公開、公平、公正、無償的原則實行。此次征求市民意見過程中,希望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此的意見和建議。社會各界的建議和意見,將會分給相關部門研究,最后進行匯總采納。

■網民觀點及回應

治堵措施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圍繞“公務車零增長”“停車費和擁堵費收取”“限車限行”等話題,網民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既有理性表達,也有不少疑問。這種罕見的關注度,凸顯出全社會對于首都交通治理的焦慮、困惑和期待。有關部門在回答網民有關公車疑問時表示:不便回答公車數量。

焦點1 公車

政府官員要帶頭解堵 公務車數量“很敏感”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

上述措施贏得網民一片叫好,也引發對公車相關話題的關注,包括公車過度膨脹、公車私用現象等。

網民“仁文主意”說:“官銜不是特權,公車只應該用于公事,在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上,必須做到人人平等,應該堅決取消所有政府官員的公車私用行為。”網民“北京—印象”稱:“公車少點上路比什么都強!”

此外,網民對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帶頭緩堵表達了強烈期待。網民“我是中國人—于”稱:“政府官員、公務員要帶頭做出表率,從上到下共同應對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不能搞特殊化。”網民hub3333說:“希望政府公開公車的數量和公車牌照等信息,公開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只有公車信息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對于網民普遍存在的這個疑問,有關部門表示“不便”回應。但這次治堵新政要求的“公務車零增長”只涉及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今年4月份,北京市相關部門發文通報,目前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總量4.9萬輛。而今年11月3日,央視披露北京公務用車已達70萬輛,占本市機動車總量的近15%。兩者公布的公車數量相差較大。記者日前就北京公車數量采訪了本市多個部門,但相關部門均表示“不便”或“無法單方披露”,并透露“這個問題很敏感”。

【專家觀點】

長期關注公車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葉青表示,官方和非官方公布的公車數量一直存在較大差異。從統計角度看,兩者差距大的原因可能是統計口徑的不同。官方統計時,沒有把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車輛列入公務用車范疇。而非官方統計時,認為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么獲得了財政補貼,要么享受到國家稅收優惠,它們的車輛應當列為公車。

焦點2 擁堵費

收費或成為創收新手段收費為降低汽車使用率

進一步調整停車收費標準,城市中心區停車費上漲,并擇機實施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

網友“農夫山田都不全”說:“用經濟手段治擁堵,治得了‘窮人’治不了‘富人’,是治堵還是添堵?”網民“唱歌的燕子”說:“交通擁堵費并非不能征,但它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公共交通必須足夠發達,交通管理、道路規劃必須跟上,讓民眾的出行有一個可替代的方式。”網民sunny說:“擁堵費并非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靈丹妙藥。如果沒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擁堵費甚至很可能淪落為‘養人費’,或者成為職能部門創收的新手段。”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回應,收取擁堵費、調整停車價格,是為了控制小汽車過度使用。北京私人小汽車日均行駛里程為45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小汽車出行中5公里以下的出行占比超過40%,而停車收費低甚至免費,亂停車現象十分嚴重。北京治堵不能等情況無法控制再想辦法。

【專家觀點】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認為,北京市擁堵的原因之一在于機動車不合理使用。如何讓小汽車在合理的范圍內增長、使用,是政府和公眾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采用差別化收取停車費等市場化手段,來抑制機動車主的交通需求,是世界通行的治堵措施之一。

焦點3 限車限行

模糊規定引爆“恐慌購車”限車僅為治堵小部分內容

北京市治堵措施首次明確了將“按照無償原則抑制小客車過快增長”“實施重點交通擁堵路段高峰時段機動車單雙號行駛措施”等限制性措施。

網民“燕山之石頭”說:“北京治堵政策不明引購車潮,機動車日增5000輛,治堵反添堵!”

網民“仁文主意”說:“北京治堵政策不能成為治堵良方,卻成了汽車銷售良機,不知是無心插柳,還是有心栽花?!”網友“高山流水”希望:“莫讓限車令成為某些人發財致富的孵化器,警惕牌照成為又一個不公的配置資源。”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限制”僅僅是治堵措施很小的一部分,治堵措施更多地體現在完善城市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增加交通建設尤其是公交投入、改善自行車步行出行條件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

【專家觀點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長李未檸認為,就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北京市政府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值得鼓勵,一些關鍵性條款應該允許展開充分討論,而針對市場謠言,政府應迅速發布有效信息給予平復,打擊投機行為。

【相關閱讀】鏈接: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征民意 網友稱治窮人難治富人

2010年12月20日03:38【新京報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征民意 網友稱治窮人難治富人

12月16日,市民在亞運村汽車交易中心“一站式”辦公大廳排隊辦理機動車牌照。吳長青 攝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征民意

交通部門暫未公布反饋意見;專家稱應對恐慌購車應信息公開

本報訊 昨日,《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征集意見結束。

市民通過信函和傳真方式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將由交通部門匯總,該信息昨日未對外公布。一周內,交通委官網信箱收到22條治堵建議,多集中在公交優先、擁堵費等問題上。

市民建議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

13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征求意見稿亮相并征求公眾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合理調控小客車增長、擇機收取擁堵費等措施,此前備受爭議的最嚴“限購令”并未出現。

昨日,在交通委官網“建議咨詢信箱”當中,記者發現一周時間里,市民通過此途徑提交了22條緩解北京交通擁堵的建議。有市民建議按乘車人數收取擁堵費,高峰時間一人開車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在應急與非應急車道間設立欄桿,防止車輛違章。

市民還普遍關心公車改革、擁堵費及如何控制機動車增長。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對于機動車總量增長采取何種方式調控,主要還是聽取社會各界有什么看法和建議。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此前表示,對于機動車總量限制,并非是限制機動車擁有,而是要調控擁有進程。北京擬每年調控新增機動車限量在15萬以上,具體數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稱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

前晚,本報聯合京探網針對治堵措施做了一個網絡調查。兩日來,共有300余網友參與調查,其中有76%網友認為北京城市功能分布存在問題,大量大型居住區位于昌平、通州等地,集中進出城造成擁堵;近95%投票者認為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及收取擁堵費;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時采取單雙號限制。

■ 影響

“沒賣的二手車也要上牌子”

本報訊 上周五下午,記者從花鄉市場一些二手車經紀公司了解到,從本月10日開始,駐市場的車管部門要求經營商在本月底前給待售車輛辦理相關車務手續。

“沒賣的車也要上牌子,掛在我們公司上。”據舊車交易顧問劉先生介紹,新規定給每輛二手車交易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以前待售車輛不用馬上辦理車牌,車管部門可以留出兩個月的周轉期,供經紀公司銷售。

而現在,經紀公司收到車就要馬上辦牌,銷售的時候還需要辦理一次過戶和上牌手續。“車管站的規定,我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這幾天大家都擠在一起上牌。”對于該消息,相關部門未予證實。

花鄉機動車交易市場工作人員稱,車管部門此舉可能是考慮即將出臺的政策不明朗,如果一旦出現不能辦理牌照等新政,二手車交易市場容易出現混亂,“沒有牌子和手續的車,產權不明晰,辦不了牌子積壓著也不好賣。”該工作人員表示,該規定是從上周四開始執行的,通知下發給各經紀公司。

該政策給經紀公司帶來的問題是,多增加了一次辦理手續過程,同時也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新的規定可能不是短期性的,今后會繼續執行。”

■ 市民建議

【公交優先】

開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

加大“公交優先”力度。建議凡三車道以上道路,開一條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對違規占道的社會車輛罰款、扣分;上下班高峰,公交車暢通無阻、私家車被堵得無法動彈時,一定會大大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公民55

在二環、三環設立專門的公交快速通道。具體做法是,利用二環、三環左右干道最內側的那條線為公交專用道路,為了防止社會車輛進入,可在外側設立柵欄與之分離。———許飛

【收費】

可按車內人數收擁堵費

交強險、養路費應納入燃油附加稅中。按年收取不公平、不利于節能減排,建議多開車多付費,不開車不付費。———公民55

小汽車出行,可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例如小汽車在二環上和二環以內,擁堵時段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的禁止通行;含駕駛員兩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丁濱元

【公車】

裁減部門公車擁有量

取消公車,只保留公務用車,并嚴格規定公務用車的使用范圍。重新登記公務用車的車牌號并和其他車牌相區別,便于公眾監督。———公民55

仔細調查公車使用情況,裁減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公車擁有量,按應減少現有車輛的20%重新出臺車輛編制,嚴格執行。———姜威

■ 追訪

“關鍵條款應充分討論”

專家表示,針對市場謠言政府應迅速發布有效信息,打擊投機行為

據新華社電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圍繞“公務車零增長”、“停車費和擁堵費收取”、“限車限行”等話題,網民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既有理性表達,也有不少疑問。

“公車少點上路比什么都強”

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

【網民熱議】

網民“北京—印象”稱:“公車少點上路比什么都強!”網民hub3333說:“希望政府公開公車的數量和公車牌照等信息,公開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只有公車信息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權威回應】

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對于網民普遍存在的這個疑問,有關部門表示“不便”回應。但這次治堵新政要求的“公務車零增長”只涉及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專家觀點】

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陸錫明認為,像北京市這樣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乃至在此基礎上壓縮公車保有數量,有利于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程度,有利于節約財政資金、促進廉政建設,更重要的是在治理擁堵過程中,政府起了率先垂范作用。

期待治堵公平透明

進一步調整停車收費標準,城市中心區停車費上漲,并擇機實施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

網民熱議

網友“農夫山田都不全”說:“用經濟手段治擁堵,治得了‘窮人’治不了‘富人’,是治堵還是添堵?”

【權威回應】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回應,收取擁堵費、調整停車價格,是為了控制小汽車過度使用。北京私人小汽車日均行駛里程為45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小汽車出行中5公里以下的出行占比超過40%,而停車收費低甚至免費,亂停車現象十分嚴重。

【專家觀點】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認為,北京市擁堵的原因之一在于機動車不合理使用。采用差別化收取停車費等市場化手段,來抑制機動車主的交通需求,是世界通行的治堵措施之一。

“日增5000輛,治堵反添堵”

北京市治堵措施首次明確了將“按照無償原則抑制小客車過快增長”等限制性措施,但具體的時間、范圍和措施沒有提及。

【網民熱議】

網民“燕山之石頭”說:“北京治堵政策不明引購車潮,機動車日增5000輛,治堵反添堵!”

【權威回應】

北京市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限制”僅僅是治堵措施很小的一部分,治堵措施更多地體現在完善城市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等方面,限制性措施一定會按照“公正、公開、公平”和無償的原則制定。

【專家觀點】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長李未檸認為,就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北京市政府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值得鼓勵,一些關鍵性條款應該允許展開充分討論,而針對市場謠言,政府應迅速發布有效信息給予平復,打擊投機行為。(本報記者 劉澤寧 郭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Ksliu:特朗普口出狂言或“劍指中國”
  5.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6. 劉繼明|隨想錄(20)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中文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