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張維迎、范跑跑和一支清荷,看真正的文革余孽在哪里?
刀鋒
張維迎降職了,據說這是個令多數民眾喜慶的好消息。為什么張維迎僅僅是降職,又不是解聘、開除和下崗,就能讓民眾興奮好一陣子?我想這大概源于張氏的“改革理論”,如果沒有張氏的這些言論,恐怕至少還會有幾千萬國企職工在崗熱火朝天的工作著,而不會像今天這樣下崗在家靠著幾年前那微薄的下崗就業補助金艱難度日了。但是,即使他有了各種各樣的言論,學校卻只是降職處理,沒有趕盡殺絕。
范跑跑么,就簡單了,汶川大地震中,那個告訴孩子們在地震中“別動”而自己先跑了的老師,他舍棄學生只身逃跑的事跡恐怕讓天下的老師都引以為恥。地區教委認為范跑跑不適合繼續做老師,這個決定恐怕是十分符合民意的,因為范跑跑并不是言論錯誤,是身體力行的實踐了錯誤的行為。
(把一支清荷與張維迎和范跑跑放在一起評論,有點對不住一支清荷,但要討論明白,還是需要對比的)
一支清荷呢?和張維迎、范跑跑一樣,都是教師職業。但是不同的地方是,一支清荷據說因為發表了不適宜的言論,被校方解除了教學資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下崗”了。其享受到的待遇是與范跑跑這個做出了實際行動的不稱職者完全相同的,而原因呢,則是簡單的四個字——“因言獲罪”。
因言獲罪,一個聽起來十分遙遠的詞語,據說在文革中十分流行,這也成為改革后改革積極分子清算“文革余孽”的首要罪責,因為據他們說“因言獲罪”是文革余孽在文革中迫害對手的主要手段。而且似乎有傳聞說當今不少“文革余孽”仍然存在,并且似乎演化成了所謂的毛派和左派。只是我不知道,如今的毛派和左派們,在那些領域對他們的思想對手實施了“因言獲罪”的打擊?讓對手下崗了還是坐牢了?怎么他們就被打上了“文革余孽”的枷鎖了呢?
改革三十年了,張維迎從設計改革到參與改革,雖然有眾多的錯誤言論,卻也是無官一身輕,繼續從事著他熱愛的教育職業,范跑跑因行為不符合教師從業紀律,被勸離了他不適宜的教育行業。可是一支清荷呢?坦白的說好像只有言論,未有行動,怎么也受到了下崗的處理?難道處理她的是毛派或者左派?好像不對,因為一支清荷所宣揚的是親近普通民眾,痛批腐敗賣國的毛派思想,堅持的是維護多數人利益,批判少數人侵害多數人利益的左派思想啊。
從一支清荷受到“因言獲罪”的待遇看,迫害她的人肯定是真正在文革中為非作歹的余孽,但是從與她思想對立的角度看,又可以明確一點迫害她的人既不是毛派也不是左派。
那么,慣用“因言獲罪”手法迫害他人的真正的文革余孽到底是什么派,還不清楚嗎?在文革中興風作浪的到底是什么派,還不清楚嗎?破壞了文革正確發展方向的到底是什么派,還不清楚嗎?
我是看明白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