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與張維迎的去與留都不值得高興
人們知道,茅于軾與張維迎的去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去、不同類型的留。這里,姑且借放在一起,說幾句。
前幾天,“茅于軾被限制出境”,這兩天又有說“張維迎‘被’下崗了”。這兩條消息,開始,讓包括本網民在內的左派人士有些許的高興。其實,細想起來,為這兩件事高興,還真有點不值。
茅于軾。本網民本不想再去論他。因為他的“公開大膽”承認自己“就是右派、沒有錯”,是在資改者、資精們的所謂改革“春風得意”中,并不是在當時走資派、資右被批、整得灰頭土臉時(毛澤東時代),這!分明是有點政治投機味道的(讓人討厭)。對中國某些知識分子、識字分子的投機,本網民所見太多太多。因為見多了,心理上倒也有點認受,也有點“習慣”,有時對他們費盡苦心的小技謀——最終又總弄巧成拙、丟臉出丑、挨整遭唾,甚至還有點同情。但是,同情歸同情,本網民可從不指望這些人有什么實質性的大品、大為,大義;至于這些人至死不休地撈取“名”“師”“骨氣”“大為”之類譽語華冠,則令人不齒。
所以說,茅于軾的去與不去,限于不限,都沒多大意思。鴻毛草絮,飛也?附乎?全沒深文大意的。
張維迎!有報道說(記者周逸梅):“近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進行院長換屆,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將任滿卸任,原副院長蔡洪濱擬任新一屆院長。目前,人事任命通告已公示,正等待學校正式任命。”
另,來自一份北大內部的人事任命通告稱,光華管理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的擬任人選中,院長為蔡洪濱。
昨天,本網民從知情人那里得知:張維迎是在一定范圍內選舉敗于原副院長蔡洪濱的。按北大校方規定,院長原本可連選連任兩屆,今,張維迎中道敗選(極可能離職而去),——落敗于知名度遠小于自己的蔡洪濱(蔡洪濱,何許人也,這里亦難說得清。),這對于張本人來說,應是一個大遺憾。而對局外人,亦是“盡無所謂”的。
本網民是想,這多年,某些所謂“師“級人物,盛行用片言只語為改革鼓吹、導向、給力,——基本不去論說其理論基礎、出發點、邏輯、可能趨向、可能利害及比較,以及如何防害糾偏等,已對社會主義事業造成很大傷害。而對已造成的傷害,他們則是矢口否認,如否認不了,就說什么“這是帕累托選擇”!
在人類實踐的長河中,那種用一句話、一個觀點、一個“指鹿為馬式”的斷言(根本不作理論論證,也不喜歡別人作理論論證),指導事業的,通常——不是無知,就是欺騙。只是,本網民如今還不清楚張維迎的沒任何理論探究闡發的“潤滑劑”說,等,是屬無知?還是欺騙?!
現在,如他真的中道離去,是否與此有關?!
最后,還是前邊的話,對張維迎去留之事,一切高興與不高興,都不值。值得注意的倒是:這可能是觀測政治走向的另一個方向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