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DP增長之冠到前腐后繼的貪官倒下
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GDP增速已在全國各省市區中連續多年居首,當地官員及內蒙人無不歡心鼓舞,彈冠相慶。于是內蒙政府一名副主席曾地公開聲稱:“鄂爾多斯市的人均GDP已超越了香港”,引起了無數聽眾讀者的遐思,“鄂爾多斯市==香港”,“香港==鄂爾多斯市”?那么內蒙GDP高速增長到底帶來了如何的繁榮昌盛呢?
曾記得2000年,在央視《靜靜的艾敏河》的電視劇中,描述了1960年國家遭受了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在這危難之際,內蒙古人民做出舉世罕見的決定——將三千名因饑餓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上海孤兒,接到內蒙古托付給牧民撫養。草原母親多蘭一家人在扶養孤兒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孤兒們從拒絕草原到融入草原,從擁有新的生命到長大成人的心靈過程。電視劇中藍藍的天空,碧靜的湖水,純真、勇敢、執著、善良的蒙古族人民打動了無數觀眾。在大多數國人心中,無邊無際的草原、白云一樣飄蕩著羊群、裊裊炊煙升起的蒙古包、馬背上的騎手成為內蒙古的標記(LOGO)。
在改革開放的號角聲中,一聲聲轟轟隆隆的機器鳴響聲中,在千萬人的號子聲中,沉睡了上億年的草原被驚醒了。錫林郭勒草原地下發現了上億噸的大煤田,世界上最原生態的草原因煤礦開采而逐漸在消逝,代之而來的腰纏億元的資源暴發戶,當然還有錫林郭勒大草原肆虐的沙化、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在內蒙古包頭市,這個中國稀地之鄉,占全世界稀土儲量不到30%,而供應著世界98%的稀土。當然稀土的生產需用驚人的水資源,對這個本來就缺少水資源的城市造成的損害更是超乎想象的。在鄂爾多斯市,汽車排著長龍,日夜不停地向外輸送著煤碳,因此有當地人聲稱“幾百萬元是窮光蛋”的超級震撼,在2009年內蒙古煤碳產量已超過6萬億噸,但換之而來的是鄂爾多斯市地下水位急速下移,以及地層塌陷和快速的土壤荒漠化。在呼和浩特市,這個城市完完全全是一個大工地,看投資過億元,新竣工的市公安大樓在一聲轟鳴中倒塌了,為所謂的投資近50億元的西北地區第一樓“金鷹國際”建設項目讓路,但“金鷹國際”最后證實是一個叫王細牛的木匠(自稱港商鄭澤)所導演的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在108萬平方公里的內蒙大地上,遍地都是礦區及工地,一片繁忙景象, GDP的高增長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據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內蒙古GDP增長連續多年在全國保持領頭羊的地位,2010年預計進入萬億元的行列。內蒙古的官員們豪情滿懷地聲稱,已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媒體及一些御用文人在領導的授意下發飆了,將內蒙古的經濟快速增長冠之“內蒙古現象”,即實現了由一個落后的農業經濟地區快速實現了工業化跨越式的發展奇跡模式。于是乎各種關于“內蒙古現象”解讀的文章更是鋪天蓋地,使人目不暇接。
如此快速發展的地區,政治官場生態環境有是如何呢?2009年8月,草原巨貪赤峰市原市長徐國元因犯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涉案金額達1450萬元。2010年9月錫林郭勒盟委原副書記蔚小平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涉案金額也接近千萬元。據稱徐國元、蔚小平的貪污犯罪均與不法礦商行賄有關。2010年11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劉卓志因嚴重違紀接受中紀委的調查,有消息稱劉卓志副主席的犯事與主政錫林郭勒盟黨政事務期間收受商人賄賂有關。當然,2008年2月呼和浩特市委原副書記王志平烈士在辦公室遇害至今還令人記憶猶新。這些,禁不住使人聯想到,經濟高速發展與官員的健康成長及正常生存是否是負相關呢?
烏云不會永遠能遮擋住太陽的,真理終會還是要來的。高速的發展,帶來的一系列負面、災難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會要大白天下的。我們不必用華麗的詞藻去掩蓋經濟繁榮背后的陰暗面,讓我們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現實,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轉變發展方式替代GDP的高增長,這是內蒙古也是全國其他各地能夠實現長久良性發展的一個根本性出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