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負利率
仍希望存款人的利息越低越好
國際熱錢與加息預期無關
“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現在的媒體上,反映作者個人觀點的言論越來越多,很多媒體為了區別“本報立場”,大多在稿件或欄目最后加以“說明”。“不代表本報立場”的“個人觀點”,其實也都有其代表性。代表誰呢?有時需要猜測。
上周二,《經濟參考報》博客專欄刊發紐文新文章《削弱加息預期才是明智抉擇》。不用詳說,這是一篇反映反對加息的個人觀點的言論,代表的當然是“反對加息派”。
“反對加息派”的公開理由都是加息會造成國際熱錢加速流入,這篇文章也了無新意。惟一有點新意的地方,就是舉了一個似乎很新的例證。作者把前些日子央行一次小小的加息當做央行的“試錯”活動,他說:“就連周小川也在加息之后說,宏觀經濟政策經常需要‘試錯’。筆者理解,這實際是在告訴我們:這次‘加息’不意味著中國進入加息通道,而不過是個‘試錯’的過程。這次加息,確實‘試出錯誤’了。10月份外匯占款高達5100多億就是證明。它表明,‘熱錢’在加息預期獲得強化之后大量涌入中國,這也是11月份不得不連續兩次上調‘法定存準率’,對沖外匯占款的重要動因。”
加息一點點是否就是央行“試錯”姑且不論,說10月份外匯占款5100多億與加息有關,這是不顧事實,閉著眼睛說話。加息是幾月幾日?5000多億外匯占款是加息之后流入的嗎?如果是加息之前流入的,國際熱錢事先知道加息嗎?它們知道以后還要加幾次息、基準利率加到多少嗎?如果我們今后繼續連續若干個月保持負利率,國際熱錢大量流入是為了變成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五年死期存款,等著我們變成正利率嗎?
國際熱錢不是傻錢,絕不可能跑到中國變成銀行里的死期存款等著吃那一點可憐巴巴的利息。國際資本回報率要的是5%、10%甚至20%,中國的利率能夠滿足它們貪婪的胃口嗎?國際熱錢大量涌入的時間節點雖然與央行那次小小的加息相近,但它們要賭的是中國的外匯升值。只要中國宣布外匯升值和國內加息保持同一水平同一速度,你看熱錢跑不跑?巴西目前的利率是10.75%,新西蘭利率是3%,澳大利亞是4.75%,中國再怎么加息,一時半會兒也達不到這些國家的水準。國際熱錢不奔著這些國家去,現成的高利息不掙,等著我們加息,不知猴年馬月負利率轉正,你說有這么缺心眼子的國際熱錢嗎?
“反對加息派”今后是不是應當別拿國際熱錢說事了,換一種新的說法,至少不是那么自欺欺人的說法。有時候,過于嚴重低估國際熱錢的智商,反而顯得自己像一個國際白癡。我們其實可以這樣說,利息轉正對銀行非常不利,銀行總是希望存款人的利息越低越好,貸款人的利率越高越好,中間利差越大越好,銀行利潤越多越好。銀行利潤越多,越顯得銀行善于經營,國際通行的慣例,沒有一個銀行資本家愿意主動調高存款人的利息。當然,也可以這樣說,我們正處在一個存款人下地獄、借款人上天堂的全球化時代,誰借錢多、欠債多,誰是大爺。誰愿意賠錢往出借錢(存款),活該倒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