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馬上做好下一次朝鮮戰爭的準備
現下,美國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轉嫁國內的經濟問題,在東北亞聯合其盟國韓國和日本,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軍事演習,對朝鮮和中國以及俄羅斯造成一種空前緊張的軍事壓力。特別是這次在中國黃海進行的美韓軍事演習,更是把炮口直接捅到我們的眼皮底下。是可忍、孰不可忍。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應該熟視無睹、坦然面對。朝鮮和黃海是我們的經濟政治中心的海陸門戶,國家安全的至高利益不容有失。如果美國鋌而走險,選擇戰爭。我們決不能坐以待斃,我們現在就應該馬上為下一次朝鮮戰爭做好準備,以戰爭的姿態來回應戰爭的威脅。
為了做好下一次朝鮮戰爭的準備,我們首先應該檢討一下上一次朝鮮戰爭中我們的得失。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從歷史的資料來看首先是由朝鮮發動的,旨在武力統一朝鮮的戰爭。而且,當時朝鮮在發動這場戰爭的準備上并沒有與中國進行協商和交流(這不能不說是朝鮮的一個最混蛋透頂的錯誤),所以在戰爭爆發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政府只能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這場戰爭。直到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一舉合圍并殲滅了侵入南韓的朝鮮人民軍主力后,我們政府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方面提出警告,不允許聯軍越過三八線,一方面作出相應的戰爭準備。但留給中國人的時間確實很短暫,很快聯軍就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好在中國當時有一支偉大的軍隊和一個偉大的統帥,由毛澤東統帥的這支軍隊再也不是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所面對的百無一用大清軍隊了。面對實力超過自身無數倍的聯合國軍,憑借自身無與倫比的軍事素養和戰斗意志,在短短數月內,中國軍隊一舉扭轉戰局,實現朝鮮戰場的又一次驚天逆轉(上一次是聯軍的仁川登陸),把不可一世的聯軍推回了三八線。后面的爭奪主要圍繞三八線展開直至結束。
縱觀這次戰爭,我們的優勢在哪里,我們又在哪些方面存在失誤呢? 首先,我們的優勢是:1)、我們的軍事統帥毛澤東應該是當時世界上絕對一流的戰略家,而且具有崇高的國內威望。2)、我們的軍隊應該是具有當時世界上絕對一流的戰術素養和戰斗意志,并且人數眾多。3)、新中國剛剛成立,人心統一。人民渴望通過這次戰爭來體現出新中國的強大,擺脫近百年來被動挨打的恥辱歷史。4)、我們國家背后有一個龐大的社會主義陣營,這使得美國無論如何不愿把戰爭規模提升到全面對華戰爭。從歷史揭示的資料看,美國當時確實沒有做出對華作戰的準備。5)、我們的開戰對于美國人來說確實具有突然性,他沒想到中國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投入如此龐大的軍力。 其次,我們的缺失或是失誤是:1)、沒有盡早與朝鮮和蘇聯進行溝通,為可能的危險預先做好準備,或排除這些危險。當然,這一點的問題主要出在朝鮮。但如果我們能再積極些,那么整個戰局斷然不會如此。以至于,就連聯軍統帥馬克阿瑟當時也認為中國錯過了出兵的最佳時機。2)、武器裝備和后勤補充過于缺乏,維持作戰的能力太過薄弱。3)、對美國人的實力認識不夠,在取得先期的大勝后有驕傲情緒,沒能很好把握戰爭的策略性。應該說,當時在二次戰役后,占線推至三八線時如果能適時轉入防御,進行停戰談判(當時美國業已同意進行談判)那我們取得的就是一場完勝。我們再發動的第三次戰役,把漢城拿下,絕對是一個戰略上的失誤。這一方面嚴重刺激了美國人的神經,原本他的任務就是保衛韓國,這一打他可真被打急了。另一方面把我們在后勤、武器上的弱點暴露無遺。說實話從這場戰爭對于中國的意義來說,我們是沒有義務幫助朝鮮來統一朝鮮半島的。第三次戰役的展開,無疑造成了后來戰爭我方的大量傷亡和一定程度的被動。4)、大兵團作戰的指揮能力和對戰場形勢的把握方面,各級指戰員的能力有所欠缺。
對比上一次朝鮮戰爭的得失,我們在下一次朝鮮戰爭所將具有的優勢和弱勢又在哪里呢?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準備呢?
首先,我們的優勢在于:1)、我們國家經過這些年的建設,軍事實力特別是武器裝備和后勤供應有了質的飛躍。雖然與美國相比仍有差距但相較于第一次朝鮮戰爭,這種差距就小得無數倍了。2)、朝鮮與中國比鄰,現代戰爭的消耗要比上世紀50年代時的戰爭大無數倍,我們已經有能力為消耗巨大、瞬息萬變的戰場隨時提供巨大的人員、物質補充。3)、中國軍隊經過多年的正規化訓練,各級指戰員的指揮水平和能力有了巨大提升。 其次,我們的弱勢在于:1)、國際大環境變更,我們的背后沒有一個社會主義陣營做后盾,而中國目前的國際盟友少之又少。所以,如果開戰,美國可能有將戰爭擴大到中國領土的可能。2)、中國軍隊已不是第一次朝鮮戰爭時期那只百戰雄獅般的軍隊了,我們已經有30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軍隊士兵的戰術素養和戰斗意志肯有所欠缺(抗洪救災與戰場拼殺根本就是兩回事),而美軍近些年來從沒停止過戰爭。3)、現代的偵察技術,已經使得我們不可能實現上次朝鮮戰爭那樣的突然性和出人意料性了。而只能是真槍實彈的實力比拼。4)、國內民眾的戰爭意識和對戰爭的承受能力與上一次朝鮮戰爭時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國內的內部矛盾相較60年前也突出很多,萬眾一心的局面可能難以實現。5)、國內最高領導的戰略眼光和威望,無論如何不能與毛澤東相比。所以,如果我們能以冷靜的心態看待這些問題,我們會發現,如果再進行第二次朝鮮戰爭,我們的處境要比上一次朝鮮戰爭所面臨的局面險惡得多。
面對諸多困難,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戰爭準備呢? 我認為:1)、我們首先應該避免上一次戰爭初期的嚴重被動局面,把握戰爭的主動性。我們應該擺正朝鮮之于中國的地位,完全將它置于中國的保護地或緩沖地域的位置。我們應時刻準備,一旦意識到美國確實將對朝鮮動武,我們就應當率先下手,解除朝鮮的核武器歸之于中國控制,逼迫朝鮮政府同意中國軍隊對朝鮮各要點的進駐,將朝鮮軍隊置于中國軍隊的指揮之下。同時,我們(最好聯合俄羅斯)將給朝鮮政府予以保護的承諾。如此,美國如果動武,將直接面對中國軍隊,這對于美國來說無疑將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抉擇。2)、積極做出隨時準備將戰爭擴大到日本甚至美國本土的決心,切實讓美國清楚地知道,朝鮮是我們的保護地,朝鮮問題應該是由我們來解決,如果美國非要來,那我們就準備魚死網破。3)、積極做好國內戰爭動員,進行戰爭教育。讓民眾做好可能爆發的全面戰爭的準備。進一步顯示我們的戰爭意志和決心。4)、在聯合國以及全世界廣泛宣傳,中國對朝鮮核武問題的徹底解決,并邀請聯合國一起公管朝鮮的核武器。5)、以軍事準備的名義,在國內狠抓貪污、腐敗以及黃賭毒等,從快從嚴正法一大批腐敗官員爭取民心。6)、盡快恢復重點工業的國有化,以利于統一管理。
在做出如上準備后,如果美國仍然選擇戰爭,那可以相信的是,雖然我們可能損失會很慘重,但美國這次將真的一蹶不振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