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圍剿孔慶東現象看階級斗爭
一只煙
并不是僅有南方旗下的N家媒體,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鷹也加入了批孔大合唱。寫了一篇《從孔慶東現象看“文革”遺害》,鏈接:http://view.gmw.cn/2010-12/03/content_1435484.htm
認為文革的根本毒素是以類分人。文革在“階級斗爭”的大旗下,把中國公民分為敵我兩大類,并且又進而分為“紅五類”、“黑五類”等等。肖教授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呢。根據可以看到的資料,紅黑五類的劃分是1949年以后在中國社會上對某些人的稱呼。并不是文革劃分出來的。況且文革只是在特定時期全社會都參與了的一場社會運動,其中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有建設的也有破壞的。要具體的看才是理性客觀的基本要求嘛。四人幫的罪狀二就是破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就很具體。
實際上至少階級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人為劃分的。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后,社會化大生產導致了激烈的階級分化。分工越細,分化的就越具體。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只是籠統的劃分,還可以更細致一點,如買辦資產階級流氓無產階級等等。但總體是這樣的。這種劃分首先源于客觀的分化,是對這種分化的具體的認識。我并沒有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清華大學有這門課程吧?不知道肖教授認為以上觀點對不對?我若說的對,你就錯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原來吃香的后來就不吃香了。比如地主富農資本家,就不吃香了。被打入另冊,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改革開放以后這些人再度成為主流,而貧下中農工人民工們則成為弱勢群體。
這都是客觀存在的,“在理性和客觀的立場上”,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呢?
還有一句話叫做階級地位決定階級立場,階級立場則決定階級意識。雖有例外的,但總體如此。而孔教授就是這樣一個例外。按說一個是北大的教授,一個是 清華的教授。都是高等學府的教授,立場應該差不多才對。但每個朝代都有這樣的例外,雖沒有處在弱勢群體的地位,但因種種原因在情感上傾向于弱勢群體,常為他們說話。當然就比主張“犧牲一代人”的專家學者要受歡迎。這也是孔教授的博客點擊率很高的原因,大家都喜歡。成了教授中的異端,當然也必然受到圍剿。就像郭得鋼,其他的藝人全都依附權貴,你偏偏要來諷刺一下,當然要圍剿你。孔教授背叛了教授這個階級,當然也就被教授以及其他知識分子們所不能容忍。
和諧社會也并不和諧,仍然存在著階級和階級斗爭。閉上眼睛不承認是不行的。如果認為階級斗爭是文革根本的遺害,恐怕文革遺害就還要繼續遺害一千年。除非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至于文革中其他的遺害也需要具體的清理,具體的分析。正如肖教授所主張的那樣,要理性和客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