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重慶模式”的興奮點
沈善增
收到“‘重慶模式’高層研討會”的邀請函,第一反應是有點突兀。因為對重慶情況的了解,僅止于傳媒看到的一些報道,唱紅歌、公務員辯論賽與打黑,這些舉措都很好,很有現實針對性,很有創意,很得民心,特別是打黑行動,雖然網上看到有各種議論,但我相信整體是大快人心事。然而,如果就在這些舉措的基礎上要總結出一個“重慶模式”來,我是有些隱憂的,這隱憂,也許是我們經歷了十年浩劫的一代人的一種共同的顧慮,擔心一種哪怕是很好的經驗,被固化為模式,推廣開來,即使一時紅紅火火、轟轟烈烈,也可能“運動”化,成為表面文章,甚至成為禍害,就像《老子》說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所以,我希望能事先看到“重慶模式”的有關文章。我從山東濟寧出差回來,到家已經11時,打開電腦,看到主辦方發來的資料,一口氣看了幾位學者的文章,已到凌晨兩點,感覺很興奮。我的發言就想說說我看“重慶模式”的興奮點在哪里?! ?/p>
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話語視角?! ?/p>
現在媒體上在頻頻使用“話語”與“話語權”這個詞,但照我看來,有很多是把“發言權”誤認為是“話語權”了?!霸捳Z”其實就是指的概念、觀念(成熟的觀念便是理論)?!霸捳Z權”就是觀念或理論的影響力。
我看“重慶模式”的話語視角,第一是崇德文化,這是我十多年來,在甄讀與細研儒釋道經典,撰寫《還吾莊子》《還吾老子》《老子走近青年》《孔子原來這么說》《心經摸象》《壇經摸象》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一個話語。在不久前完成的《崇德說》里,我選取中華崇德文化與西方現代崇力文化為樣本,進行比較研究,得出農耕文化、生命哲學、人本主義、和諧理念與建設思維,是崇德文化的四大支柱,與之相對,游牧類型文化、制造哲學、神本主義、沖突理念與戰爭思維,是崇力文化的四大支柱。從崇德文化的話語視角來看,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不是消極放任,孔子提出的“大同社會”不是虛構的烏托邦,是中國歷史上事實存在過推舉制族盟社會,今天的人們之所以會認為是虛構的理想社會,是因為今人已經習慣以富庶度作為評價社會的價值標準。而老子與孔子實際是以和諧度作為評價社會的價值標準的。用富庶度還是以和諧度作為理想社會的評價標準,是關乎發展方向的大問題,用富庶度來評價社會,來規定發展方向,在當今世界上好像已經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這個似乎不成問題的問題,恰恰是當今世界、也必然影響到當今中國的一些嚴重問題的癥結所在。和諧度的評價標準已不為人知,被嚴重遮蔽了?,F在,我在“重慶模式”里看到了。“民生才是硬道理,公正也是生產力”,“才是”,就是唯有,提得好。在“和諧度”與“富庶度”兩個標準之間,是不能搞折中的,尤其在和諧度標準被嚴重遮蔽的當下,有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作用,一定要旗幟鮮明,這個“才是”是我的興奮點。為什么我興奮?因為相對“發展是硬道理”來說,糾正了對“發展”的一種誤解,認為發展就是指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就是指GDP的增長速度;特別指明,“發展是硬道理”中的“發展”,是指“民生”事業的發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是提高生產力的目的,所以說,這“才是硬道理”。“重慶模式”提出的“五大重慶”(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戰略,都是從“民生”角度來提出的,說明“民生才是硬道理”不是嘴上說說的好聽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重慶“新政”的綱。
邀請函中提到,重慶新政是“行非同尋常之舉”,在我看來,豈止是非同尋常,實在是非同小可。為什么這樣說?這就要提到我的第二個話語視角,“趨同—崩塌”說與健康型價值。這是上海一個80后的青年沈雄風提出來的。很榮幸,我是他的父親。但盡管他是我生出來的,我不能把他的研究成果據為己有,所以要特別說明一下。他從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在家研究四年,完成了數理哲學論文《趨同—崩塌》,論證由于“趨同”導致“崩塌”,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但被當今世界的“崇尚一體化,追求巨大化”的主流話語所遮蔽。全球金融危機,就是由企業巨大化過程中,三次權限趨同形成的文官系統的弊病所造成的。論文出版以后,他覺得有個重要問題還不能很好解決。他發現,人類社會最嚴重的趨同是價值趨同,但設立一個價值目標,就是要人們來趨同的,不趨同,這個價值目標就顯得沒有什么價值了。價值目標要吸引人來趨同,趨同又要引起崩塌,這個邏輯怪圈怎么走出來?按一般的思路,就是搞幾個系數,在趨同到一定程度時發出預警。這在理論上是可以辦到的,盡管非常復雜,如果繼續研究的話,他本來也打算這么做。在參觀世博會排隊期間,他來了靈感,提出了建設健康型價值的解決方案。他的思路是這樣的——
首先,他問:為什么價值趨同會引起崩塌?
他發現,我們今天所謂的“價值”,可以分為兩大類:排他型價值(零和游戲,我多必你少,非此即彼)與排序型價值(從高分到低分排位,價值從相互比較在順序中的位置顯示出來),往往兩者兼而有之。這樣的價值趨同,必然引起崩塌,排他性與排序性是導致崩塌的原因?! ?/p>
他進而問:有沒有非排他非排序的價值呢?
他找了一下,找到了,最典型的是“健康”。人人都追求健康,但我追求健康不會減少你的健康,你不健康也不會增加我的健康,我的健康與你的健康無從比較,也不必比較,但沒有排他、排序的刺激,不會減弱人追求健康的熱忱。他把這類價值稱之為“健康型價值”。
他進而推出健康型價值系統的三項基本原則:一,追求健康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要求,所以是天賦人權。二,自我實現健康與幫助他人實現健康,就是“善”。自我實現健康要鼓勵,幫助他人實現健康要提倡。三,自我減損健康與減損他人健康就是“惡”,自我減損健康要勸誡,減損他人健康要制止?! ?/p>
從此三項基本原則,他認定健康型價值是基礎價值。別的價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等)可以在其基礎上衍生,而它不是從其它價值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與健康型價值相對的一類價值,沈雄風定義為“財富型價值”,從別的價值可以從它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意義上說,它也是基礎價值。
因為健康型價值趨同不會引起崩塌,所以,它能夠成為普世價值;而財富型價值趨同必然引起崩塌,所以,它不是普世價值。其它的衍生價值,一定要進一步定義是在哪個基礎價值上衍生出來的,才能確定它是不是普世價值。
如果他早些日子看到有“健康重慶”的戰略目標,也許會早一點觸發他產生“建設健康型價值系統”的理念。但從他的推理過程可以看到,“健康重慶”里的“健康”,是“健康”第一次作為城市建設的價值標準來提出,而且,“宜居”、“平安”都屬于健康型價值,因為它們都是非排他非排序的價值,我“宜居”、“平安”,不建筑在“宜居”、“平安”的基礎上,我的“宜居”、“平安”我自己就能明確感受到,不需要與他人的“宜居”、“平安”去比較,通過排序來確定價值?!吧帧?、“暢通”也是在健康型價值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價值。所以,“五大重慶”就是建設健康型價值的重慶,這是價值取向上的一個重大轉換,是老子、孔子夢寐以求的回歸自然的社會,回歸人的天性,幫助每個人按照他的天性去生存、發展社會,這怎么不是非同小可,怎么不令人興奮呢?
最后我要提個建議,“重慶模式”建議改成“重慶理念”。毛澤東主席提出,學習馬克思主義要學立場、觀點、方法,但立場與方法要重于觀點,因為觀點不斷的在變化,要與時俱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明確立場,掌握方法,可以舉一反三?!澳J健笔菍儆谟^點一類的,“模式”就是印模,可以不斷復制,而“理念”屬于立場與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卻有長久的效用。我看到的“重慶模式”,實際上是“重慶理念”,感到興奮的也是“重慶理念”。改革開放的時代需要創新理念,慎提規范化的模式?! ?/p>
附件一:
邀 請 函
敬啟者:
薄熙來同志在重慶的“新政”,以民為本,清弊革新,行非同尋常之舉,成后來居上之功;首倡并踐行“民生才是硬道理,公正也是生產力”的全新執政理念;創造性地提出和實施“五大重慶”(宜居、暢通、森林、平安、健康重慶)戰略;重建社會價值規范和核心價值體系,等等,將共產黨在和平時期的執政宗旨和使命淋漓盡致地展現于世,即:為百姓謀福祉,為社會開太平,為發展定方向,為政權夯基礎。“千日維新”,重慶巨變;百姓雀躍,舉國矚目。應該怎樣看待和認識“重慶模式”?海內外議論熱烈,亦見仁見智。這無疑關乎未來中國的路徑抉擇。有鑒于此,我們選擇在與重慶有著“君居長江頭,我居長江尾”之緣的中國最大經濟中心上海,邀請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著名學者、各界精英賢達,及中共重慶市委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及多家媒體記者,共100余人),隆重舉行《“重慶模式”高層研討會》。研討會茲定于 2010年11月20日?。ㄖ芰?,會期一天)假座上海千禧海鷗大酒店,敬邀您撥冗光臨為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