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不是新能源汽車
最近看到中國舉辦一個綠色科技的展覽,很多新能源設備和技術都進行了展現。最后發現電動汽車也混了進去,號稱新能源汽車。貧道覺得很可笑。
記得超不多二十年前還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時,當時正在宣傳歐亞大陸橋,一些地方也搞什么航空港等。我們省領導提出要把鄭州建成“鐵路港”。作為省里的政策咨詢機構中負責流通部門的貧道,研究“鐵路港”的意義和規劃的任務就落在我們研究室身上了。我給幾個年輕人說,你們就照著別人說的瞎寫一通罷了,只要湊夠數就行。幾個月后,省社科院召開討論鐵路港的研討會,省里各大學教授、省委政研室、計委經研所和社科院的專家們都來了。專家們紛紛指出鐵路港的意義和作用,貧道一直沒發言。主持會議的楊老說貧道:該你說說了。我說我的意見與大家一樣,沒啥補充的。楊老不愿意了:說透了我們都是給政府幫忙的,你該說話。我和楊老老交情了,恰好又坐在他旁邊,偷偷說:我怕說了薄專家們的面子,馬上評高級職稱了,這可都是評委。楊老也小聲說,你只管說,副研的事兒包在我身上。
于是貧道就發言了:
我研究問題喜歡咬文嚼字。鐵路港嘛,先說這個港字。港口本來是把車上的東西和人卸下來裝到船上,把船上的貨和人卸下來裝到車上的地方。由于人和貨要滯留,因此會給倉儲業、賓館餐飲業、商業批發業甚至加工業帶來發展的機會。概況起來,本來這個港就是船與車交換人和貨的地方。后來有了航空港,也就是飛機場周邊也能具備河港海港的產業發展機會。航空港就是飛機與車交換人和貨的地方。這樣一再一抽象,就是港口就是兩種運輸方式交換人和貨的地方。
我們的難點在于,京廣線的火車和隴海線的火車都是一種運輸方式,不符合兩種運輸方式交換的定義。京廣線、隴海線再重要,所有貨物在北站一編組就跑了,轉運的人也是,車站不出就走了。因此,這個題目很難研究。
說到這里,貧道借口解手再也沒敢回來。不過職稱還是給評了。
現在也不操心評職稱了,咱就說說新能源。
研究這個題目,還要咬文嚼字。先說“源”。什么叫“源”?就是從地下流出的那股水,這些水匯集在一起形成河流。凡是說到源,一定不是指“流”,也就是河水里那些東西。
什么能源?能源是指自然界里本來就存在的,可以大量直接采集的能量。石油天、然氣、煤炭、核燃料、風能、勢能、潮汐能、太陽能屬于能源。能源一定不能指由能源轉換成的能量。比如電,大自然里雖然有很多電,但不能直接、大量采集,只能用煤、水能、核能和風能來發電。氫氣大自然里也有,氫氣制成氫能源電池也是能源。但氫氣本身不能直接采集,要靠其他能和能源來制造。因此氫氣屬于能量而不是能源。
什么新能源?所謂新能源,一是指因為人類一直使用的能源快枯竭了,尤其是石油這種移動動力的主要能源快要沒有了,需要用別的能源來代替。二是指現有某些能源污染太厲害,比如煤炭這種一直使用的能源是大氣污染最重要原因,需要找一些污染偏低的能源來替代。
于是有了新能源的概念。
那么電力汽車是不是新能源汽車呢?顯然電力汽車不符合這個標準。首先,電不是能源而是能。電要靠煤炭、核能、風能和水能來轉換。有人會說,電力符合清潔標準。這也不對。歐盟研究機構測量過,即使按照歐洲大量使用核能和風能發電的情況下,同樣動力的電動汽車間接形成的污染要大于比較高級的汽油機。中國主要靠污染嚴重的煤來發電,電動汽車間接造成的污染要遠大于汽油。只是這些污染排放在農村沒排放在城市罷了。
因此,所謂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迎合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完全是玩概念游戲。是花費數百億人民幣演一場鬧劇。
貧道的哥哥是這方面專家,他在給有關部門的一封信里這樣比喻:
我們就像在爬山,路上帶了干糧充饑。山頂上有吃的。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怎么爬得快一些(找到新能源,也就是可以直接大量采集利用的能量,包括核聚變),另一個就是如何節約干糧以便順利爬到。至于到了山頂上的食物究竟必須用碗盛著吃(電動汽車)還是蒸盛包子(氫燃料電池)吃,并不重要。因為無論造碗還是做鍋和籠都容易。現在忙著造碗,既耽誤爬山也沒有意義。
我們總是生活在一些布下的騙局中,很悲慘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