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啟量化寬松政策招致了眾多國家批評,印度為何對其表示支持,甘做世界的少數呢?表面看,印中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互信沒有上升到相應的層次,至今尚存在領土爭議和戰爭裂痕,而美在核問題、軍備發展問題上拿出了許多符合印度口味的做法,實質卻沒有這么簡單。
筆者曾指出,印度對中國復雜飄渺的態度、中國同東南亞各國的復雜的利益糾葛是中國最迫切的兩大難題。兩地分處獅型區域的前腿和后退,印度會影響我西向戰略的方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倚重有可能拖我西向戰略的后腿。在東盟10+1簽署,各大勢力在東南亞博弈尚成膠著態勢之際,美國將精心打造印度為牽制中國的殺手锏。
盡管在如印度洋、中東甚至東南亞、中亞事務上,印美會存在許多根本性的如地緣利益分歧,但各自的大戰略目標所使和現實需求,兩國都會力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合作。在美看來,多極騷動下確保對全球事務的主導權將是第一位的,貿易戰也好、軍事恐嚇也好,和為假象對手樹敵一樣都是手段。它當然清楚,打壓中國經濟難以在美國經濟復蘇中起到立竿見影的良果,但對保持美對全球經濟的主導地位卻有莫大的效應。而打壓中國,完全指望日歐俄等一貫首鼠兩端的力量難以形成整體上壓力,印度豐富的人力資源、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同中國幾乎相當的第三世界領導者地位將是“X美國”最理想的替代者,印度還存在相比中國后發展的優勢。推出印度將更容易震撼中國日趨自信的發展個性。
印度呢?從國家大戰略上來說,最理想的機會當然是周邊美中俄歐等力量的博弈出現明顯力量失衡。目前來說,印度不接受美的“善意”,中美國關系難有實質上的松動。加深與美在亞洲的合作,盡管會犧牲一些暫時的利益卻更有可能在美削弱中國中,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另外,在前一輪國際經濟融合中,印度并不像中國那樣把握較多的發展機會,美國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對其自身的影響相比中國要弱的多。因而,印度甘做外界包括西方媒體戲謔的“跟著胡蘿卜跑的驢子”不失為聰明的抉擇。
當然,這只是下一步類獅型區域兩大力量被捆縛與掙脫的一角。看奧巴馬二次亞洲行的線路,筆者炮制的“美縛獅戰略說”已是美亞洲版的大棋局,只不過沒沿用筆者的措辭而已。如對待中國發展上,美國的說法是“管理中國的崛起”,而本人用了有點零和的“消弱中國的上升勢頭”。
在國際國內形勢同處轉型期之際,國家戰略應謹防孤立和想當然,對類獅型區域地緣的完整性及與周邊力量(日、東盟諸強、俄歐等)的關聯性要投入足夠的關注,對一些復雜問題也要動態地看,有機地去分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