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者評:】如果外媒這一報道不差,這反映體制內、高層圈子里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中科院最近向國務院提交的這一報告,事實上等于是全面否定了代表官僚買辦集團意志和利益的“高鐵”瘋狂決策……
中國經濟網11月9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簡稱FT)今天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說,中國科學院最近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敦促相關方面對中國大規模高鐵建設計劃進行重新評估。報告擔心中國可能沒有能力負擔如此大規模的高鐵建設計劃,而且如此大規模的高鐵網絡可能并不實用。
高鐵是指時速超過250公里的列車,約是目前常規列車運行速度的兩倍。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計劃,中央政府批準到2020年時建成1.6萬公里高鐵網絡,為90%以上的中國人口提供服務。
作為刺激計劃的一部分,中國中央政府把2009年和2010年的鐵路建設計劃投資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樣,到2012年底,中國便有望鋪設1.3萬公里高鐵軌道。國際鐵路聯盟(IUR)和投資銀行野村證券(Nomura)的數據顯示,這將讓中國的高鐵運輸能力超過世界其余地區的總和。
這份由中科院提交的報告中說,推動中國高鐵建設的舉債規模已達到了不可持續的水平,特別是自2008年底政府出臺刺激計劃對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以來,地方政府舉債規模已經大大激增。
最近中國一些地方媒體報道說,今年啟用的武漢-廣州高鐵目前日常運行平均上座率還不到一半,新近開通的滬杭高鐵上座率更低。票價過高是導致高鐵上座率低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國已開通運行的高鐵線路票價通常是普通列車票價的兩倍或更高。批評人士擔心,這樣的上座率可能遠不夠創造足夠多的利潤來償還銀行提供的巨額建設貸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