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不應該是看客――談體育
體育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衡量體育事業的最主要的標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歸根到底最主要的只有一條,是不是大多數老百姓身體素質提高了!
現在,我們通常把體育分為兩大類,一類叫群眾體育,目的就是健身、娛樂、休閑,對成績、錦標沒有極度的追求;另一類叫競技體育,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挖掘身體潛能,提高運動成績,以及對錦標的追求。
這些年來,我國競技體育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那么多的亞運金牌、奧運金牌已經做了最好的說明。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是國家重視、全民注視的結果。國家重視,可以給運動員以很高的榮譽和美好的前途;全民注視,可以給運動員以明星的待遇,可以有更加實惠的錢途。
至于群眾體育,就非常不盡人意了。健身是達不到了,因為現在健身是一個高消費,老百姓沒有時間和金錢享受;娛樂也就是看見人家比賽,老百姓激動激動;休閑也不敢奢望了,還都忙著賺錢養家糊口呢。
特別是體育產業化以來,體育被銅臭緊緊包裹,不留一點縫隙。產生了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旅游業、體育教育咨詢培訓業、體育醫療康復業、體育中介組織等等行業。2008年,體育產業達到了3000億,有人估計2020年要達到2萬億。體育產業化、娛樂化的結果是,我國也出現了興奮劑問題、賭球問題、丑聞等。而老百姓的體質卻越來越差了。
由于學校學生體質差,有些學校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取消了好多有益的體育活動。不少新兵入伍后,由于體質弱,或多或少地影響了部隊的作戰訓練。一些帶新兵的干部驚呼:“這些新兵體質先天不足,明顯缺練。”在訓練中屢屢出現休克、骨折現象。如果我國體育事業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不但會大大增加未來的醫療支出,還會使“中原幾無可用之兵”的歷史重演。
那么群眾體育怎么了?在群眾成了體育的看客的今天,群眾急需參與!判斷體育事業發展的如何,群眾身體素質的好壞是唯一的標準!
我們急切地盼望體育事業能夠恢復到毛澤東同志題詞所說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正確軌道上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