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礦山建設公司改制黑幕揭密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4a75f0100hv35.html
太鋼礦山建設公司于2006年正式啟動改制,但是條件明顯不具備,資產不足,人員不夠,于是2006年3月,太鋼礦山建設公司上級公司太鋼礦業公司將原峨口鐵礦下屬機修廠、輪胎廠和尖山鐵礦下屬機修廠劃歸太鋼礦建公司。太鋼礦建公司并于2006年四季度召開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為了讓職工代表同意改制,礦建公司經理張俊琪使出渾身解數,先是和職工代表一個一個單獨談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把同意改制的代表和不同意的改制的代表分別安排座位,方便投票表決時的監視。還把改制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地點選在了豪華的晉祠賓館,即便這樣,還是有多數職工代表不同意改制。第一次改制職工代表宣告流產。但是公司經理張俊琪又玩起了新花樣。2007年經礦業公司同意,太鋼礦業公司東山礦和洗煤廠面向礦建公司招聘工人。將幾十名不同意改制的職工(主要是普通工人)分流。在這次公開招聘中,公司經理張俊琪考慮到改制后的長遠利益。下令不允許礦建公司主要技術人員和中層干部報名。強迫他們參與改制。并大肆撤換不同意改制的職工代表,加入同意改制的職工代表(主要是他從尖山鐵礦帶下來的親信,部分還是他的親戚,但這些職工代表是由張俊琪直接任命,并未獲得職工的同意)并多次召開全員大會,大講改制的好處和將來的美好藍圖。并不顧礦建經營狀況,給職工發放全額基薪和績效工資,使礦建公司在2007年這年人均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稅前),就這樣,經過張俊琪的精心策劃,于2007年10月份召開了第二次改制職工代表大會。為了防止部分職工偏激的行為,張俊琪還動用了幾十名保安,包圍了礦建公司辦公大樓,不許任何人接近,破壞改制大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改制職工代表大會以1票的微弱優勢勉強通過。當時礦建資產評估通報為2000萬元。但并未公布資產明細表。轉眼到了2008年,隨著改制職工代表大會的通過,職工工資大副下降,基本只發基本薪酬,經營最好的單位也只發50%績效工資。期間,公司經理張俊琪指使企管科科長史海波(張俊琪從尖山帶下來的親信)在礦建公司和太鋼集團公司資產未劃分清楚的情況下,將原太鋼礦山建設公司名稱變更為山西礦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并登記注冊。并單方面與職工簽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并要求職工在協議上簽字。只要是不簽字的一律不允許上班,也不給發工資。隨著公司領導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為改制忙”,公司經營狀況日益惡化,眼看2009年春節馬上到了,公司為了穩定職工情緒,每人給借了2000元讓回家過年,并聲明只是借給職工,將來還是要還的。從此再未開支,直到2009年4月,拖欠了職工3個月工資的礦建公司才給職工們一次性開了3個月的工資,但是只有60%的基本工資,可憐的幾百元,有的職工扣除保險后甚至一分錢沒有。連低保都不如。這根本不是公司經理張俊琪在改制以前講的改制是為了維護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恰恰相反,這明顯是在損害職工的利益。
下面再來說說公司主要領導們的入股資金:公司經理張俊琪200萬;公司經理助理鄭憲光60萬;公司經理助理楊阿璽60萬;企管科科長史海波60萬;采礦第一項目部經理孫丙勝60萬;采礦第二項目部經理張建軍50萬;公司副書記劉寶亮50萬;其他中層干部只是補償金入股。順便說一下,公司經理張俊琪年工資只有7萬元,還是稅前。其他人員工資水平基本在4000元每月,他們哪來的那么多錢?還有,企管科科長史海波不但入了股,還在太原買了30多萬的房,買了近30萬元的高級轎車。他從哪來這么多錢?采礦第二項目部經理張建軍、采礦第一項目部經理孫丙勝兩人也是又入股,又買房,又買車。憑他們那點工資,能做到嗎?答案很快揭曉。
從2009年元月份到2009年3月份,太鋼審計處分三次對礦建進行了審計,進行與太鋼集團公司的資產劃分。才發現截止2008年12月底,原太鋼礦建公司虧損額達7000多萬。這么大的虧損額是一天、一月甚至一年虧損的嗎?毫無疑問它應該是好幾年累積起來的。按照國家對改制企業的明文規定,連續三年虧損的企業不得改制。但是為什么太鋼礦建公司就一定要改制,并且成功通過呢?很顯然,這與公司經理張俊琪的暗中策劃是分不開的。原來給國資委上報的連續三年贏利,2007年還贏利120多萬完全是虛報數字。這不是損公肥私,為了滿足上述幾個人的私人利益不惜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是什么?這些人罪大惡極!
自從發現礦建公司虧損7000多萬后,太鋼集團公司、太鋼礦業分公司,礦建公司有關領導開始忙亂,召開專門會議,合伙找原因、遍數據、鉆政策空子、補手續,不惜損害廣大職工利益和國家利益。比如:政策和法律規定:工程必須招投標,那好,我就對已完的虧損工程重新進行招投標,重新簽定合同,虧損多少就補多少。楞是將虧損的工程搞成不虧損,甚至盈利。還有峨口750萬噸改造工程也存在類似問題,諸如此類,舉不勝舉。但是,很明顯的一個問題是,以前的礦建公司年產值只有3000-5000萬元都不虧損,自從張俊琪當經理后,年產值平均都在8000-10000萬元,反而虧損呢。尤其是峨口機修廠和輪胎廠都是保供生產的單位,根本不應該虧損啊,可事實是機修廠每年虧損都在400萬元以上。干的越多,虧損越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許以下事實可以說明一些問題:2004年-2005年礦建公司承攬了峨口鐵礦球團廠改造工程,某些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利,在繁峙縣大營新建自己的私人球團廠,而所用的材料全部來自峨口鐵礦球團廠改造工程,人力勞務費則由礦建原安裝隊負責。
2006年-2007年上半年利用倒庫(從西山庫房往峨口機修廠倒材料),僅此一次,200多萬的材料就不翼而飛了。
2007年礦建承攬了尖山鐵礦剝離工程,公司專門成立了采礦第一項目部,孫丙勝任項目經理,利用職務之便,采取與當地武家梁村簽定外協合同的方式,將工程款大量轉出用于購買大型設備,并將其變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而外協隊施工的工程費用則利用盜賣尖山鐵礦礦石的方式支付。(據說利潤巨大,一晚上賣礦收入就達50多萬元,還是現金)。誰都知道剝離工程利潤肯定比土建工程的大,但是整個工程合同價4000多萬元,但項目部上報的利潤卻僅為100多萬元。剩余的利潤哪去了?這樣做既給國家造成巨額損失,又給礦建公司帶來嚴重影響,致使尖山鐵礦領導明確指示,以后類似工程再不能讓礦建公司干了。
同年,礦建公司承攬了峨口剝離工程,公司專門成立采礦第二項目部,張建軍任項目經理,僅僅干了大半年,張建軍等人就買上了好幾輛高級車。但不久,峨口鐵礦突然下令停工,并不允許礦建再承攬類似工程。原因是張建軍等人盜賣鐵礦石被人舉報,公安局將張建軍等相關人員帶回去審訊,但是在張俊琪的通天能力活動下,張建軍等相關人員被釋放。
2007年-2008年上半年,由礦建公司負責的峨口鐵礦球團廠功能性檢修工程建安一分公司領導利用職務之便,利用單位領用的材料和單位的人力,自己非法集資在繁峙縣巖頭鄉建選礦廠,工資由單位支付。致使虧損200多萬元。
2009年上半年,輪胎廠采用翻新輪胎冒充新輪胎給峨口鐵礦和尖山鐵礦使用,致使1人在充氣時輪胎爆炸死亡,尖山鐵礦運礦大車因輪胎爆炸翻入溝中。造成經濟損失130多萬元。即便這樣以次充好,輪胎廠卻經審計虧損460多萬。真不知這些錢都到哪去了?
目前,礦建公司評估資產2000萬,但是,那些未公布的資產怎么處理?7000多萬元的巨額虧損怎么處理?單位說是已經改制,但是既不掛牌也不明確宣布,職工工資一降再降,很多職工已經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可是領導們卻不聞不問,無一點作為,到底誰應該誰來管?誰來為廣大職工的利益負責?誰來為這巨額的國有資產流失負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