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 /文
據11月3日瀟湘晨報報道,就在“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的話語仍在余音繞梁之時,又一則關于強拆的名言在網絡上橫空出世。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日前在微博上稱,江西萬載縣縣委書記在與其就強拆問題進行爭論時,竟然說出“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縣委書記這樣干,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吃什么?”。
于建嶸在應邀給當地700多名黨員干部就“社會穩定”、“強拆”和“征地”等主題進行演講時,建議大家不要去強拆老百姓房子。吃飯時,縣委書記言稱,為了發展,就得拆。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縣委書記這樣干,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吃什么?于建嶸則怒言,現代社會就是以保障個人基本權利為基礎,你們這些人最要做的就是確保個人權利。沒有拆遷書記 我吃得更好。隨后,憤而推椅離席而去。
從學者于建嶸與萬載縣委書記的觀點交鋒中,讓我們看到了在當前中國廣泛存在的強拆問題上一些官員偏頗的政績觀,以及在工作指導思想上的謬誤。發人深省。
其一,違規強拆的根本動力來自政府官員。從宜黃縣“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到萬載縣的沒有強拆“你們吃什么”,在這些官員的牛語中,讓我們看到強拆的根本動力來自官員,而這種動力的背后是畸形的政績觀在作祟。看起來,這些官員的目標多么偉大,他們在通過強拆建設“新中國”,在通過強拆給人們飯吃。似乎沒有強拆中國就會完蛋。而實際上又如何呢?他們自以為在給政府增光,實則是為政府抹黑。他們通過違規強拆搜刮了民脂民膏,但失去的是民心民意。
其二,顛倒了誰養活誰的基本事實。自古老百姓養活官員,那里有官員養活百姓?廣大勞動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而在萬載縣委書記眼里,知識分子是由基層干部在養活著。這豈不是是非顛倒?不僅知識分子是百姓養活著,那個政府官員不是靠百姓養活著?不過,我們從萬載縣委書記的話音里,印證了政府部門之所以熱衷于強拆背后所獲得的巨大經濟利益。否則,他們怎么養活知識分子?這些年來,世道真的在變,明明是人民養活著官員,他們卻說官員養活著老百姓;明明是工人養活了資本家,他們卻說資本家養活著工人。這些歪理邪說,已成一些官員肆無忌憚、橫征暴斂地直接插手或幕后支持違規強拆的思維定式。
其三,有獨立思想和良知的知識分子值得尊敬。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先生,在強拆問題上敢于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面對邀請方官員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這種不畏權勢的勇氣和良知值得稱道。當今中國,有獨立思想不為利益所左右的專家學者是越來越少見。一些所謂專家、學者見錢眼開,已經淪為權貴或利益集團的鸚鵡和代言人,他們為了金錢或利益不惜出賣靈魂,早已失去了公共知識分子的公信力。
在全國兩會上,曾有政協委員指出,我國官民比例改革開放初期為1:67,十年前為1:40,到2005年是1:26,也就是說26個老百姓就要養活1個官。如此的官民比例,比清末高出35倍,比西漢時期高出306倍!橫向比就更是讓人汗顏,印尼是1:98,日本是1:150,法國是1:164,美國是1:187。
目前中國公務員考試報名正在進行,據說報名者多多,有的數千人競爭一個崗位,可見在中國做官的吸引力是多么大。這些暫且不論,就誰養活誰這個基本常識一些官員都想顛倒過來,真是厚顏無恥到了極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