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亦明:立此存照:科普作家方舟子就這樣攪黃了中文網第一個科普計劃

亦明 · 2010-10-20 · 來源:虹橋科教論壇
方舟子評析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文網址: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opic.php?topic=122939&select=&forum=1

方舟子與圖雅:“奧秘”科普計劃流產始末

方舟子曾不厭其煩地告訴國人,他“打假”是出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憤,他的本行是“科普”,他給自己的定位是“科普作家”。可現有的資料卻表明,攪黃了中文網絡最早的科普計劃的那個人,恰恰就是方舟子,。

一、“奧秘”之爭

1996年3月7日,著名網人圖雅給方舟子發了這樣一封信:

“舟子:有一封正式邀請函請您給轉一下。顯然,這是一件很廣泛的事。需要咱們網人自己的雜志支持。目前我們正在征求各學科的組織者和發起人。特別物理數學計算機方面,請多指教!”(見1996年3月 “新語絲之友”存檔。以下引文均見當時檔案,不另注明)。

原來,圖雅當時倡議,要搞一個“為中國做一點實際事,掀起‘海外萬人獻學識’的熱潮”的活動,其具體內容就是“‘奧秘’叢書出版計劃”:

“知識就是力量,中國孩子需要教育。本叢書目的是為了給中國青少年提供一部內容豐富的各科學學科基礎知識課外讀物。以促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并給海外學人提供一個報效培育了他們的祖國的機會。”

按說,網上諸人可以花大把的時間來掐架、聊天,如果把這個時間用來做些正事、好事,豈不是利在天下、功在千秋?實際上,這個計劃比維基百科的正式啟動還要早,更可見圖雅的先見之明。可惜的是,這個計劃最后卻流產了。這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竟然是科普作家方舟子的阻撓和破壞。

圖雅當時把倡議書和邀請信發給方舟子,實際上就等于對新語絲提出了邀請。方舟子確實在第二天把這個倡議書和邀請信轉發給了“新語絲之友”,可是,他不但拒不表態加入,反倒從頭至尾對這個計劃說風涼話、唱反調。3月8日,方舟子發帖子說:

“讓一幫博士、博士生來寫給小學生讀的科普,真是殺雞用牛刀,不僅大材小用,而且未必殺得好,就象讓大學教授去教小學,肯定也是教不好的。面向的讀者群是不是該提高?不過一提高就違背初衷了。學歷的高低和科普的成功與否沒什么關系。面向的讀者群水平越低,作者的專業水平反而是低點的好,知道得太多太細寫不好初級科普的[。]反正我是幫不上什么忙的,就說幾句風涼話算是反面鼓勵”。

這相當于委婉謝絕邀請。而他的理由是:高學歷的作者不能向低學歷的讀者科普。可是,2000年,在打科普作家吳柏林的“假”的時候,方舟子又說:“我以前一再強調,科普著作應該由專家撰寫,因為只有專家才可能具有必要的學科知識,并能閱讀原始論文,根據第一手的材料寫作。”(方舟子:《虛妄的“人體革命”——評吳伯林〈人體革命——基因科學能使您活150歲〉》,2000年11月1日《中華讀書報》)。由此可見,方舟子當時“說幾句風涼話”根本就不是“反面鼓勵”,而是“暗中反對”別人搞科普。

從現存的文字來看,圖雅是一個厚道人,對方舟子的邪惡本性沒有察覺。所以,他就要求方舟子寫生物學方面的科普文章。看看方舟子的陰陽怪氣:

“我看你只提數學、物理和計算機嘛,怎么又靈機一動把生物給加進去了?:)不過我今年是不會有空的,有兩本科普的書被催著要,一本有關現代進化論的六月份交稿,一本有關分子生物學的年底交稿,都是面向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讀者,比較好寫,而且又有稿酬,比光做好事刺激:)讓我去教中學生物還能敷衍,讓我教小學生物則只有舉手投降。對了,我記得鴉是搞數學的,什么時候轉到動物學了?物理數學人才紛紛轉進到生物學,難怪我等的工作市場一天比一天吃緊。對動物學植物學之類的經典生物學我知道得很少,正好讓鴉啟蒙啟蒙,作鴉的小學生:)”。

到了3月14日,也就是在眾人熱火朝天地討論這個計劃的時候,方舟子又發帖子扇冷風:

“讀著數理化分冊,都快進入二十一世紀了;讀到了生物,又一下回到了十九世紀。不知當今的生物學家象鴉這樣不是為了釣魚而是為了飯碗而研究北美魚類習性的還有多少?:)

“據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Nature, Science, PNAS之類綜合性權威科學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十之八九都屬生物科學。鴉要帶領小學生跑步進入二十一世紀,不應該忘了生物科學,研究微觀的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研究宏觀的有進化生物學、動物行為學和生態學。溫元凱還有一門量子生物學,那誰還有一門全息生物學,全世界大概只有他們自己懂,要不要特邀他們編寫?:) ”

此時,圖雅明確要求新語絲的支持:

“現在有六家雜志支持,新語絲能否伸出拉我們一把?否則俺們也不能正式宣布開練。”

而方舟子則答曰:

“此事未在編輯部討論過。我個人的意見是,如果是介紹科學知識的純科普,似與新語絲作為文史哲刊物的性質不合;如果是帶有很強的思辨性思想性的介于科普和哲學小品之間的文章,登在新語絲上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以前新語絲已登過好幾篇這類的文章。鴉的計劃似乎是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既然已有六家雜志支持,何不先開練了再說?”

方舟子的意思很明白:你們自己先搞著,我們新語絲在旁邊等著看笑話。3月15日,圖雅又發感嘆說:

“現在阻力還是很大的,舟子說xys搞文史哲,但是也登了許多知識性的文章嗎。……其實您雜志也不用干啥,就是幫著喊一嗓子,以后有你們看得上的奧秘文章,登一下子。您們看,何樂而不為呢?”

此時,方舟子再也找不出反對的借口了,他于是反將圖雅一軍:

“原來我成了阻力,而且還很大?要不要再用竹篙推一下?:-)新語絲登過的知識性的文章也是文史哲知識,好像沒登過純粹介紹科學知識的。要不鴉寫篇隨感提倡多向小學生科普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可以放在牛肆一欄,也算是喊一嗓子[以下文字亂碼]無法放,實在是因為新語絲的欄目都很固定。如果要登,也只能出增刊。我們出增刊還是比較不受限制的,有編輯自愿干就行。反正我一向跟路一樣,服從組織決定:-)”。

見方舟子松了口,圖雅趕緊就坡下驢,說:

“行,鴉從命寫一篇。欄目嘛,還不是你們哥幾個定的,報上本來沒欄目,寫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那誰——路。……既然舟子同意出增刊,那就是說您們能給奧秘登稿了,登稿就是協辦嘛。協辦就把名放上貝,還那么雷鋒?行了啊,咱們可有了7個雜志了!弟兄們,聽咱們的信兒吧。”

方舟子見圖雅沒有被自己將死,反倒要把新語絲拉上戰車,趕緊出面澄清自己的意思:

“出增刊說的只是一種可能性。舟子同意也不等于新語絲同意,真把新語絲當個人財產啊?你只能說‘咱們有了6個雜志和舟子了!’:-)”。

此時,圖雅不給方舟子留下反悔的余地,并且采取了各個擊破的戰術:

“舟子和竹人對奧秘表示支持,咱們深感鼓舞。浪人和散宜也都愿參加。嚎最后在點個頭,咱們不全齊了嗎?”

眼看自己破壞“奧秘”計劃的招術要被圖雅一一化解,方舟子趕緊出面威脅新語絲的諸位編輯:

“浪、散是愿個人參加寫作呢,還是愿新語絲參與?這個可得區分好:-)由于新語絲經常登些兒童不宜的東西,恐怕家長們會把新語絲列為禁書,小孩大概讀不了也不讀新語絲,拿在新語絲上面登是不是一種浪費?登出來總是希望有讀者讀的吧?當然,幫著喊兩嗓子我想應該沒什么問題。科學救國大概當年的語絲也提倡過。”

對于方舟子說的“是愿個人參加寫作呢,還是愿新語絲參與”,圖雅說:“公私分那么清呀?要允許一定的模糊度嘛:)。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嗎:)。”對于方舟子以新語絲“兒童不宜”當擋箭牌,圖雅說:“登新語絲是讀者審稿而已,最后我們書里全是素的,特有利青少年身心。舟子放心。”

至此,方舟子構筑的阻擋奧秘計劃的堤壩,被圖雅徹底擊潰了。3月17日,方舟子在一個帖子中順便通知圖雅說:

“另外,鴉,你的邀請編輯部已表決通過,有保留地參加奧秘計劃。這個保留就是我們參加倡議,至于是否在新語絲上登出這些科普作品,要根據新語絲的性質而定。同時一些編輯將參加編寫和審稿。”

也就是說,由于方舟子當時還不能在新語絲一手遮天,他要新語絲抵制奧秘計劃的企圖沒有得逞。而最后一句話,則充滿了玄機。

也許有人要問:科普作家方舟子為什么要反對這個規模空前、史無先例的科普計劃呢?這除了與他的霸占欲和領地觀念有著密切的關系之外,還與他的嫉妒心關系極大。對于方舟子來說,搞科普,需要“文理兼通、文筆好”。而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人物,除了他方舟子之外,“更如鳳毛麟角”。(見方舟子《科普出版不是小兒科》,2001年8月17日《中國新聞出版報》)。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假如奧秘計劃付諸實行,則萬名海外博士人人上陣,不僅科普這個地盤會被瓜分殆盡,連方舟子這樣“鳳毛麟角”似的人物都會變成尋常百姓。更何況,方舟子將來的“有稿酬”的出路就沒有了——方舟子此時已經接受了他的導師的勸告,不要當美國教授了。從另一方面講,不僅主持這個奧秘計劃的小圈子里沒有方舟子的身影,實際上,圖雅也沒有讓方舟子主持生物學分冊的意思。方舟子怎么能甘心情愿地給別人打下手,看著別人做成大事?所以,對方舟子來說,他反對奧秘計劃是非常“自然”的。他如果積極支持,那就千奇百怪了。而在被迫加入這個計劃之后,他還要伸手要權,“參加編寫和審稿”

那么,在新語絲“編輯部已表決通過,有保留地參加奧秘計劃”之后,方舟子是不是真的“有保留地參加”了這個計劃呢?當然不會。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于是“偽科學”大棒出籠了。

2、“腦電波”之辯

1996年3月28日,有個叫“卓英”的人在“新語絲之友”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腦電波》的文章,聲明“這是一篇奧秘征文”,主題是“生態平衡”,內容是講農藥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其中,作者借文中人物之口,說了這樣兩句話:

“我懷疑科學并不是萬能,科學可能會毀滅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毀滅我們人類自己,到那時,科學有什么用呢?”

圖雅問卓英:“題目為甚么叫腦電波?”卓英答道:

“腦電波是六十年代由蘇俄(?)再次發現的一種人腦遠距離間由某種生物電波互相傳遞信息的說法……”

此時,方舟子出面了。他先說“卓英的故事講得不錯,不過不象科普”,然后指責卓英“宣揚科學有害論也與科普的目標背道而馳。”而對于“腦電波”的說法,方舟子說:

“這個是偽科學,小報上登登作為談資無妨,但不宜放進嚴肅的科普。另外是對奧秘的一點建議:雖然是面向小學生,也應保證內容的準確和權威性。作者最好是所寫學科的專業人士,確切地知道所寫的內容,不應該只是從別的科普文章學來的東西。本身不搞這一行,你沒法知道你讀到的科普是否可靠,弄不好就以訛傳訛了。搞大煉鋼式的群眾運動不成。當然我這不是在打擊群眾的積極性:-)”。

在現存的“新語絲之友”檔案中,這是“偽科學”一詞第一次出現。顯然,方舟子說“當然我這不是在打擊群眾的積極性”,是在喊“此地無銀三百兩”。而他的“作者最好是所寫學科的專業人士”這個要求,顯然與他當初說“讓一幫博士、博士生來寫給小學生讀的科普,真是殺雞用牛刀”背道而馳。也就是說,為了破壞奧秘計劃,方舟子可以左右互搏。

不過,卓英并沒有躺在“偽科學”的棍棒之下一蹶不振。他反唇相譏道:

“對不起,行個禮。現在而今眼目下,我還未聽說對腦電波問題的正式的科學的結論。馬不是牛不能證明馬就是豬。美國的一些科學家仍然沒有放棄對此的研究。我希望中國的新一代也來一把。當年凡爾納玩海底兩萬里時,潛水艇也不是鬼也不知嗎?”

對方舟子指責自己“本身不搞這一行”,卓英先是聲明自己“修生態課是由正貳八經的生物教授開的課”,接著反駁道:

“俺想再說一聲對不起。您恐怕連生態學的基本概念也沒有,干嗎要出掃堂腿?給俺一棍子就算了,干嗎要把一門您不太了解的學科也掃出科學的圣殿?您如果讀過《沉寂的春天》,聽名兒挺小說的。但它不是小說!您可能也會暈書的。”

對于卓英的反擊,方舟子寫了一篇長達千余字的帖子來回復。這篇帖子,既暴露了他的科學主義思想,又暴露出了他反對奧秘計劃的心態,還暴露出了他的詭辯術段。先看這段話:

“我那對奧秘工程的建議不是針對你的,是針對有人說要參加奧秘工程,所以在拼命看科普電視節目的,所以你實在沒必要來證明自己是內行:-)當然,我還是要建議鴉在正式發起奧秘工程時,要強調由專業人士來寫,對不熟悉的人,要交一份學歷表,或者象卓英這樣宣布自己修過課也行:-)至于卓英的這篇文章,給人的印象是業余人員勝過專業人員,吹捧環保活動家,打擊生態科學家,會讓小學生誤以為搞科學也就那么回事,不需要扎實的基本知識,只要有熱情就能搞,你看,連兒童文學作家都可以研究環保,而且還打敗了科班出身的科學家。這樣合適嗎?”

此時,方舟子不僅把自己的嘲笑奧秘計劃“殺雞用牛刀”的觀點拋進了垃圾箱,他實際上更進一步,要搞學歷審查。而他提出的問題,“連兒童文學作家都可以研究環保,而且還打敗了科班出身的科學家。這樣合適嗎?”更為可笑,好像在這個世界上,“科班出身的科學家”注定要取得勝利似的。

再看看方舟子的詭辯:

“順便說一下,你文章的主題是環境保護問題,跟生態學沒什么太大的關系。生態學是一門生物科學,與進化生物學緊密相關,而環境保護是應用技術,最多只能算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應用生態學的一個領域的具體應用而已。這兩者一定要區分清楚。同樣道理,《沉寂的春天》乃是環境保護的大作,而不是生態學的著作。”

也就是說,通過偷換概念,方舟子把對環保的介紹,排斥在“科普”的范圍之外了。

不過,這個“腦電波”之戰,把一個更深刻的問題提了出來。首先,那個現在專門為方氏海外基金募捐集資的eddie附和方舟子說:

“北美現在流行左派偽科學、反科學教育,……是不是科學不在于他掛什么牌子,只能看他的方法。……生態學如何也應看其方法論。現在還很不統一,無法籠統下結論。里面認真作科學的不是沒有,但不多。更多的是偽科學甚至反科學。特別是受政治策略影響巨大而沒有科學應具備的獨立超脫性。”

一個叫做“貓頭鷹”的人說:

“如果說生態學不是科學,本人想,首先這看怎么定義‘科學’,如果生態學被掃地出了門,那么地理及其它諸多社科或交叉學科也統統該被打入另冊。其次,不是科學又怎么樣?‘科學’并不是‘真理、正確、有意義’等等的代名詞,盡管長期以來我們被培養訓練引導著作如此的思考。科學有其無可避免的局限性。”

圖雅附和貓頭鷹說:

“科學應當定義為人在一定階段上,在當時觀測和思維水平上達到的某些可驗證的,有局限的認識。”

貓頭鷹回答說:

“有意也罷,無意也好,那種‘科學萬能’(即使今天不能,明天也會能)的意識還不是在代代留傳?那局限性,別說小孩,成年人又有幾個會去想這個問題。”

對于這種“帶有很強的思辨性思想性”的話題,方舟子沒有再接茬。顯然,他肚子里的墨水,全都濃縮成那根“偽科學”大棒了。除此之外,他一無所有。

3、圖雅的奧秘

除了動用“偽科學”這根大棒之外,方舟子在奧秘計劃期間還大開殺戒,把兩位“新語絲之友”,一個叫石非,一個叫紅墻,踢出了“新語絲之友“這個圈子。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方舟子禁人是他阻撓奧秘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從時間上來看,這種可能卻根本無法排除。因為紅墻被禁,是在奧秘計劃公開之前,方舟子采用了秘密警察的手段,暗中動了手腳,但并未通知眾人。可是,石非的被禁,是在奧秘計劃公開之后,方舟子卻大張旗鼓。3月12日,方舟子發帖子說:

“我在兩周前就在這里說過,作為《新語絲》三月份的責編,我決定用討論石非先生《秦英》一文的張貼作為這一期的網萃,我也都已編輯完畢。今天讀到這一期的《楓華園》,才驚訝地發現石非先生的這篇大作赫然登在上面,變成《楓華園》發表文章,《新語絲》組織討論。我只好重新編這一期的網萃,而今天就要交稿,其不便可想而知。我一再說過,我們尊重作者的選擇,但是在把這里的張貼提交給別的刊物發表時,希望能夠盡早通知我們,以免引起不便。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來告訴我石非先生的這篇大作將在別處發表(石非先生只告訴過我他決定把‘為袁承志謀妻’一文另投別處)。不尊重《新語絲》,不支持反而妨礙《新語絲》的編輯,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留在這里的,因此我決定把石非先生從‘新語絲之友’除名,歡迎石非先生通過正常渠道繼續向《新語絲》投稿。建立這個通訊網的一個目的是要有助于新語絲的編輯出版,如果適得其反,我寧可把它解散。”

如何解讀這個帖子呢?它實際上在暗示以下幾點:第一,這個“新語絲之友”通信網是我建的,因此我就有權讓它按照我的意愿行事,否則,“我寧可把它解散”。第二,任何人加入“新語絲之友”,就是一個“有組織”的人,因此要對組織效忠。第三,新語絲和其他中文網刊的關系,不是兄弟姐妹,而是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第四,我方舟子可以左右新語絲的走向。

難怪當時有人說方舟子“把新語絲之友或新語絲當成個人財產”。

當時“新語絲之友”人人惶惶不安,誰幾天沒有露面,就被他人猜測是不是被方舟子“禁了”。所以,eddie說,“這網上最近一段氣氛不正常……幾日不見,沒想到云游休養之類,倒先擔心是不是闖了禍被暗殺了。”到了這年4月,那位后來成了方舟子鋼桿粉絲的元江喊到:

“這是怎么啦?快有一個星期了吧?新語絲之友網上一片寂靜,只有舟子一個人在獨奏。好象是圣經故事的再現,一場 StarWar毀滅了鳴忮蠐疳沐[五字為亂碼]中眾多的生命,只在諾亞的方舟中保留著再造生命的原始?”

5月5日,方詩人作了一首《四月的故事》,其中有這么一段:

以記憶為泥夢想為水
在孤島上營造一座城堡
把自己囚禁其中
將一段段平淡無奇的往事
篡改成一篇無法流傳的童話
用沙啞的聲音一遍遍地自吟自唱
只為了感動自己

這確實是一位孤家寡人的獨白。

5月8日,方舟子又發了一個帖子,題目是《兒戲》,其目的就是要讓奧秘鳴金收兵:

“看了那些奧秘范文,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工程,不搞也罷。那里的文章,十之八九是科普界的老生常談,我上小學時就讀過,難道現在的小學生反而讀不到,得靠海外的博士們返銷?(艾笛那篇氦倒是新鮮;))讓專業人士寫科普有什么優勢?就是他們知道非專業人士的科普作家如葉永烈之流不知道的新鮮東西,并且避免以訛傳訛,不出現人不能把自己提起來是由于重力作用這樣的笑話(連我都知道是由于動量守恒)。搞科普工程,不僅作者得是該學科的專業人士,審稿者更得是專業人士。奧秘工程列了幾十個審委,也不知都審哪一個學科的稿,為什么他有資格審那方面的稿,最好能公布一下。想拉人去參加比賽,最好能讓人知道會有什么樣的裁判。”

兩個月后,圖雅從網絡消失了。那個“奧秘計劃”當然也流產了。

1997年初,新語絲編輯部發生政變,方舟子從新語絲的九位編輯之一,搖身一變,成了它實際上的終身“社長”和“總執行官”。這年3月8日,也就是在奧秘計劃公開之后一年,方舟子宣布由他自己掌控的“百科工程”開工:

“奧秘工程隨著鴉的潛逃而流產,科普電子刊物大概也沒人想辦了。新語絲定期出科普副刊的話,要能按時收到有份量的稿件不容易,現在網萃也登科普作品,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網上能寫科普的人這么多,還是很想大干一番的。我想了一下,就在新語絲家頁設一個百科專欄如何?收到一篇就登一篇,隨收隨登,已經登了的也不撤下,時間長了,也就成了一部小百科全書了。印刷版百科全書是十年一換,電子版的是一年一換,我們可以一天一換:-)”

顯然,這個“百科工程”就是“奧秘工程”的變種。方舟子當然不會告訴別人,鴉為什么要潛逃,奧秘工程為什么會流產。方舟子當然更不會告訴世人,他自己一年前那么反對奧秘工程,為什么如今他卻要搞百科工程。我們知道的事實是,盡管方舟子當時信誓旦旦地宣稱這個工程“沒有完工日期,也不會流產”,但時至今日,即工程啟動的13年之后,這個工程只收有四篇文章,并且,其鏈接全部失效。(見:http://www.xys.org/ency.html)。

從1998年起,方舟子開始大肆吹捧圖雅,把他捧為“網文八大家”之一、“網上絕無僅有的‘語言大師’”。2000年,他還以圖雅“生前友好”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懷圖雅》。兩年后,現代出版社出版《圖雅的涂鴉》一書,《懷圖雅》被當作這本書的序文。方舟子自己的漢林書店也大做廣告稱,“中文網絡先驅、‘新語絲’網站創始人方舟子親為該書作序。”其實,圖雅雖然不再網上現身,但可以肯定,他的目光還會時常投向中文互聯網絡。而當他看到那個當年明里暗里與他作對的方舟子,今天動不動就向他的衣冠冢“敬獻花圈”,不知該做何感想。

前面提到,方舟子的生活經歷就是從一個學校走進另一個學校,基本上沒有多少社會經驗。可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能夠把陽奉陰違、沽名釣譽這套官場把戲玩得如此爐火純青,真讓人搞不明白這到底是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惡棍,還是深得后天的家傳。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采桑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8.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9.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 亚洲欧美在线rrrr | 日韩αv在线观看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中文 | 野外强美女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