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參加軍訓的青年,被教官一拳一腳擊打后死亡了!?
一個16歲的半大男孩!一個軍訓教官,是訓練所有新來學生的教官!在所有學生面前,打了這個16歲的學生一拳一腳后這個學生了!!!教官與這個學生有生死大仇嗎?我想不可能!這個學生犯了必死之罪了嗎?應該沒有!那么這個教官就沒有打死這個16歲新生的理由!一拳一腳應該是按照自己平常的習慣出手的。這種習慣80前的是深有體會的。一拳一腳能把人打死?在我們80前的人感覺是個奇跡了!
在結合最近發生的關于90后的一些類似事件。
湖北經濟學院大一新生徐迅在軍訓的第一天不幸猝死。
清華大學生稱因購票被北大教授打成三處骨折!
中國海洋大學新生軍訓第一天,3小時有20多人暈倒或申請休息!
揚州市某學校新生軍訓剛開營,正式軍訓尚未開始,僅僅一個半小時,就有40多個學生因為受不了室外溫度敗下陣來!
16歲青年猝死 父母捐出遺體!
青年網吧內猝死 監控為證誰之過!
青年猝死工廠宿舍數十家屬護尸索賠!
男青年踢足球猝死!
青年猝死游戲房 傷心父母告店主!
18歲青年網吧猝死 家屬堵門燒香
21歲男青年猝死籃球場!
……
讓我們怎么看?從另一種角度去看
國家政策造就了現在的90后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極少參加勞動,從不做家務,更別說干重活了。他們吃的好,做的少,缺少勞動、缺少鍛煉,所以才導致現在的90后的青年禁不起社會的嚴格考驗。除了為死者的家屬感到痛心與惋惜外,就只有感嘆了,早知今日,何必嬌慣孩子。嬌慣的孩子在工作崗位上經不起考驗。工作緊張,參加體育活動、參加劇烈的運動(軍訓)都不行。這是什么?新時代的東亞病夫!這是國家、民族的的悲哀是社會的不幸。很多人說現在是用腦袋的時代,而不是需要體力了。體質弱了,靠什么都是扯談;沒有吃苦耐勞的好思想,沒有強健的體魄、別想成功!只看眼前,不看未來、在獨自面對殘酷的社會、在對未知的未來中會有多少苦難等著90后?連這一點苦都吃不了,那個工作生活不需要強健的體力?沒有好體力還談什么理想?不要以為就以現在的體力就能給自己創造出多好的未來!未來是殘酷的、未來從來都是殘酷的、未來對于體質差的、從來都沒有光明!不管以后做什么事情,什么樣的生活,都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健康的體質才行。對得起自己、對的起未來!現在是考驗我們的領導者智慧的時候,不要只是喊喊口號“強身健體、強壯中國人”,不要只做表面工程。
90后沒有錯,錯在政策、錯在家長、錯在教育。
90后普遍的想法:臉白一點總比曬黑好看,上網、聊天、打游戲總比站在干活強。非主流、雷人才是90后的體現自我的方式
90后的家長:家長希望孩子沒事找個安靜的地方看看書、上上網好過一幫孩子出去玩。
看看現在中國的國際形式吧,美國已經C包圍了中國、美國已經說了南海存在美國利益、釣魚島問題、南海諸島有幾個還是屬于我們的?國內三股勢力不斷的壯大、那個不是威脅我們國家、社會、人民、老百姓、安全生活的事情?我們招誰惹誰了!?……
如果有一天敵人進犯我國土,我們的90后來會有多少問題出現?
不知道敵人來了一拳一腳能殺死多少90后?
現在,打仗不是體力活了,體力好,力量大的那是什么?那是搬運工!”看到這個評論說明了90后的想法——不重視體質。是國家、是社會的不幸。很多人說現在是用腦袋的時代,而不是需要體力了。需要腦力就不需要體力了嗎?手無縛雞之力,還有生存的機會嗎?很多時候真替這些90后的未來感覺到迷茫,我們的教育政策什么時候能醒醒啊,看都把這些孩子教育成什么了。
某大學對該校2005級、2006級、2007級學生體質檢測的結果顯示,健康標準合格率分別為85.65%、83.75%、74.85%,呈逐年下降趨勢,從1988年開始,學生體質下滑就沒有停止過。
-------------------------------------------------------------------------------------------中國海洋大學新生軍訓第一天,3小時有20多人暈倒或申請休息!這是千分之幾的比例?如果放大到全國千萬新生中,有多少禁受不了這樣需要健康體質的活動?
---------------------------------------------------------------------------------------
現在40歲以上的人,充滿了活力、身體健康。甚至一些70歲以上的人還局部一定的勞動能力。反觀現在90后、00后、身體差的要命,一點風吹草動都受不了。在醫院治病的多是這些人。超過了老年人的數量!問題在那?
-----------------------------------------------------------------------------------------
毛主席說 當時的青年“你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
寫作于鐵嶺家中
廢鐵也有價
2010年10月2日10:33:5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