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9.26】
日本侵占釣魚島,再一次刺痛了中國人敏感的神經(jīng)。近百年的歷史中,中國幾次被日本欺侮,讓國人達(dá)成一種共識“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國人很勤奮、很刻苦,為的就是要不再受欺辱。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日的老大帝國,今日的國民也已不是孱弱的東亞病夫,雖然中國尚處于發(fā)展之中,但是可以昂頭挺胸,闊步前行。
中國政府向來是以最好的方式揣測別人,對于日本的得寸進尺也是一忍再忍,但是民間強硬的呼聲不絕于耳,近日又開始流傳十月一日進行大游行和抵制日貨的行動。對于此,我是支持的。但是中國的國民、尤其是青年人,應(yīng)該具有更理性的思考、更遠(yuǎn)大的眼光,要在合理的方式下進行,而且要對抵制日貨有一個全面的認(rèn)識。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青年人有禮有節(jié)的宣示,向日本宣示我們的態(tài)度、宣誓我們的主權(quán);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是僅僅因為是日本產(chǎn)的車就亂砸,僅僅因為買、賣日本貨就圍攻,這是非理性的。愛國,雖然是一種感性,但是如果能在理性的指引下開展,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興旺、不振興。
日本每年向中國出口的商品總額1000多億美元,相當(dāng)于日本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2%,根本無法決定日本興亡。日本這個國家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能力,一旦破產(chǎn)也許是它走向新生的開始。“抵制日貨”或許在一定時間內(nèi)有某種積極意義,也可能會對日本的個別商品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實際影響。但在全球化時代,在長時間和大范圍內(nèi),全面的拒售和拒買不僅是非理性的,而且對於中日這樣的重要貿(mào)易伙伴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果真要行得通的話,那必將嚴(yán)重?fù)p害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y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講到“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中國希望在少年,有怎樣的少年,便有怎樣的未來中國。
友情鏈接【網(wǎng)址】http://blog.12371.gov.cn/space.p ... do=blog&id=7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