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幾個盧溝橋?
昨天晚上,上萬市民來到盧溝橋上夜眺中秋圓月、放飛孔明燈,“盧溝曉月”再現舊時盛況。(新京報)
據報道,“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賞月要在黎明時分,站在古橋上,憑欄遠眺,西山疊翠,月色嫵媚。晚上6時,宛平城開始不斷的涌進市民,6時30分,天色漸漸轉黑時,宛平城城樓下已經人頭攢動,賣棉花糖、孔明燈的小商小販開始吆喝招攬顧客。慕名前來賞月的除了周邊市民外,有部分來自朝陽、東城等其他區縣的市民,還有一小部分則是外地來京的游客。今年盧溝橋、宛平城沒有舉行大型中秋廟會活動,只是在宛平城內街兩側的眾多奇石商鋪舉行奇石展,不過在宛平城西城樓上和盧溝橋東橋頭的符氏酒亭都設置了露天的茶座,從晚上6時一直開放到第二天凌晨,市民可以選擇在這里品茗賞月。賞月的市民預計至少上萬人。
不知怎么,讀了這則報道,我卻直接想到了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游秦淮時寫下的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當真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這情景放在前幾年,我想我不會這么橫生傷感的。可是在今年,所有不健忘的中國人,都應該知道,北京的盧溝橋歷史人文沉淀里,不只有“盧溝曉月”,還有“七七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還有可能是2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無奈還擊。這便掀開了日中戰爭的序幕。日本皇軍自1931年占領中國東北后,為進一步發起全面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及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后戰死。7月,天津淪陷。
有這么一段沉痛的歷史,中國人本不該是這么健忘的,尤其是日本最近在釣魚島海域抓扣中國漁民和漁船事件事態發展難以捉摸的時候。
北京有幾個盧溝橋?面對這北京萬人中秋共賞“盧溝曉月”的盛況,我真希望北京有兩個盧溝橋,而此盧溝橋又正好不是那個盧溝橋。以表明中國人不是那么健忘,也不讓小日本有竊笑的機會。
今年的中秋,中國人,全世界華人,面對一輪圓月,最該思念思念的人當中,應該有至今還被日本扣著的中國船長。別再去枉論,中秋的月亮是十五圓還是十六圓了。
2010年9月2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