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駁“麻疹疫苗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傳言
【sdgm:
首先,衛生部你沒有資格使用“駁”字!
且不說提出“麻疹疫苗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的人原來的措辭是“可能”,即便是說成“麻疹疫苗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你也沒有資格用“駁”字!
因為,無論是衛生部專家的送美國CDC“純化”說,還是衛生部現在正式確認的送荷蘭“純化”說,中國時下使用的麻疹疫苗曾經“出國一游”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當今世界,并沒有實現共產主義!
且不說美國也好,荷蘭也罷,他們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而我們,卻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即便意識形態相同,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仍在!即便是英美兄弟之邦,二戰時,美國對英國仍竭盡打壓之能事,利用英國的困局,掠奪英國的真金白銀,蠶食英國的勢力范圍,令英國在二戰后一蹶不振,淪為美國的跟屁蟲!
如果衛生部能確保今次使用的麻疹疫苗沒有被敵對勢力做手腳(后面還要對此加以質疑),衛生部你也只能出來澄清!
你只能是“澄清”,只有“道歉”,甚至是向國人“謝罪”!
你斷沒有“駁”的資格!
試問,“疫苗”,攸關國人的生死存亡,攸關國脈,你衛生部有何權力將本國分離的毒株送往他國“純化”?】
2010-09-16 05:48 新京報 我說兩句(8) 新京報9月16日報道 本報訊 (記者吳鵬)麻疹疫苗強化接種以來,面對“為何要招標低價的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的疑問,昨日,衛生部發文稱,疫苗的招標價格統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不存在“低價”或高價問題。
疫苗全部產自大型國企
【sdgm:說點有點離題的話,在這里怎么突然強調是“國企”了!怎么不高喊“國退民進”了?怎么不高喊“中外合資”了?怎么不高喊“引進外資”了?】
此次強化免疫用的麻疹疫苗,主要由國內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個大型國有疫苗企業提供。
衛生部稱,疫苗和注射器經費由中央轉移支付,下撥給各省。疫苗由各省組織招標采購,疫苗的招標價格統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不存在“低價”或高價問題。
對于疫苗的安全性問題,昨日,衛生部也公布了我國部分省以往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監測結果,麻疹疫苗異常反應的發生率為:過敏性皮疹8.6/100萬劑次,過敏性紫癜1.6/100萬劑次,血管性水腫0.3/100萬劑次,過敏性休克0.2/100萬劑次,熱性驚厥0.2/100萬劑次,血小板減少性紫癜<0.1/100萬劑次。
毒株來自50年前2歲男孩
對于社會上疑問頗多的關于此次接種麻疹疫苗的毒株問題,衛生部在明確表示毒株來自國內后,昨日也公布了毒株的具體來源。
衛生部稱,目前我國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滬191麻疹減毒活疫苗株。
滬191株是在1960年上海麻疹流行期間,從一名2歲男孩血液分離,經過臨床試驗后,1965年衛生部批準生產,到1985年全部改為凍干劑型。1991年由荷蘭的國立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研究所(中國疫苗項目)幫助純化,經中檢所檢驗確認,建立純化毒株。
【sdgm:
第一點問的是,1960年,1965年,中國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都能夠自己分離出毒株,而在1991年,居然要送到荷蘭去由外國人幫助“純化”,衛生部感不感到可恥!
要知道,中國在1978年,就步入了“科學的春天”,換言之,之前是“科學的冬天”,在“科學的冬天”里能夠自己分離毒株,而在沐浴著“改革開放”送來的“科學的春天”雨露滋潤,經過10多年(1978-1991)“春風化雨”,中國的衛生部不僅沒有成龍,反而成為了一條蟲,毒株要“純化”只能仰賴外國!
第二點要問的是,將攸關國人生死存亡的驚天之舉是何人決策的?是如何決策的?
這樣的驚天之舉,量你小小的衛生部也沒膽量自己決定,你衛生部也只能是奉命行事,而且我的猜測不錯的話,你衛生部奉的還是秘密行事的死命令!否則,你們也不會對國人保守秘密至今!
就是今天,這一秘密也是你們在一時疏忽說漏了嘴(衛生部專家送美國CDC“純化”說)的情況下,丟車保帥之舉!
另:中國的600噸黃金儲備,是在1990年秘密送往美國的!之后的1991年,就是中國的麻疹疫苗送往國外“純化”,其中有無關聯?
第三點要問的是,目前還有無之前沒有被荷蘭“純化”過的我們自己分離的毒株?
如果我們不能確保荷蘭“純化”后的毒株,還能否利用以前我們自己分離的毒株?抑或是我們從現在開始,重新自己動手,分離出新的毒株?
衛生部有沒有這個設想?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決心?
第四點要問的是,既然你現在跳出來“理直氣壯”地“駁”,這次疫苗注射前為什么不主動公布疫苗來源真相?卻像擠牙膏一樣,一點點地往外吐?
】
衛生部表示,經過40多年的使用,證明滬191株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果與世界上其他常用的毒株(斯瓦斯和列寧格勒16株)效果是相同的。
衛生部官方媒體健康報發評論稱,我國麻疹疫苗毒株沿用至今已近20年,麻疹疫苗的接種有效地降低了我國麻疹發病率,聳人聽聞的麻疹疫苗在純化過程中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的傳言,在事實面前應不攻自破。“從現代醫學看,哪有一種毒物在上億人群體內潛伏20年,而沒有出現問題且不被發現的?”
【sdgm:
“從現代醫學看,哪有一種毒物在上億人群體內潛伏20年,而沒有出現問題且不被發現的?”
這就是你衛生部的論據?
這就是13億中國人的 司命 衛生部的“科學態度”?
如果說衛生部之前不知道西方有轉基因一說,在去年農業部要在中國強推轉基因主糧之后應該有所耳聞吧!
無論是俄羅斯的伊麗娜·葉爾馬科娃博士用轉基因大豆喂養小白鼠實驗,還是奧地利的Juergen Zentek教授用轉基因玉米喂養小白鼠的實驗,發現轉基因“食品”對小白鼠的影響都是在幾代后才顯著起來!
而20年,就算人的壽命只有60歲,也僅占人的壽命的三分之一,連一代人的壽命都沒有達到!
你20年沒有發現問題,就敢保證180年不會發現問題嗎?就敢保證沒有問題嗎?
】
■ 提醒
拔牙期間康復后補種疫苗
昨日,衛生部對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過程中,新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明確。
1、拔牙期間(藥品不詳)能否接種麻疹?
答:拔牙期間仍可能有牙齦疼痛、腫脹等表現,建議康復后再補種。
2、牛初乳的宣傳中表示該產品中有免疫球蛋白成分,如果服用了,能否接種麻疹疫苗?
答:三個月內注射過免疫球蛋白,對麻疹疫苗的接種效果可能有所影響,暫緩接種;但食用可能含有免疫球蛋白的食物對接種麻疹疫苗的效果一般無影響,可以接種。
3、小孩注射過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或狂犬免疫球蛋白、抗狂犬血清),能進行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嗎?
答:可以接種。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或狂犬免疫球蛋白、抗狂犬血清)均是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只可能對破傷風疫苗(或狂犬病疫苗)接種有所影響,但對麻疹疫苗接種的效果一般無影響。
附1:衛生部駁“麻疹疫苗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傳言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00916/24396.html
2010-09-16 05:48 新京報 我說兩句(8) #bd .main .title span img{opacity:0.6;filter:Alpha(opacity=60);margin-right:5px;} #bd .main .title span a:hover img{opacity:1;filter:Alpha(opacity=100);}新京報9月16日報道 本報訊 (記者吳鵬)麻疹疫苗強化接種以來,面對“為何要招標低價的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的疑問,昨日,衛生部發文稱,疫苗的招標價格統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不存在“低價”或高價問題。
疫苗全部產自大型國企
此次強化免疫用的麻疹疫苗,主要由國內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個大型國有疫苗企業提供。
衛生部稱,疫苗和注射器經費由中央轉移支付,下撥給各省。疫苗由各省組織招標采購,疫苗的招標價格統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不存在“低價”或高價問題。
對于疫苗的安全性問題,昨日,衛生部也公布了我國部分省以往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監測結果,麻疹疫苗異常反應的發生率為:過敏性皮疹8.6/100萬劑次,過敏性紫癜1.6/100萬劑次,血管性水腫0.3/100萬劑次,過敏性休克0.2/100萬劑次,熱性驚厥0.2/100萬劑次,血小板減少性紫癜<0.1/100萬劑次。
毒株來自50年前2歲男孩
對于社會上疑問頗多的關于此次接種麻疹疫苗的毒株問題,衛生部在明確表示毒株來自國內后,昨日也公布了毒株的具體來源。
衛生部稱,目前我國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滬191麻疹減毒活疫苗株。
滬191株是在1960年上海麻疹流行期間,從一名2歲男孩血液分離,經過臨床試驗后,1965年衛生部批準生產,到1985年全部改為凍干劑型。1991年由荷蘭的國立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研究所(中國疫苗項目)幫助純化,經中檢所檢驗確認,建立純化毒株。
衛生部表示,經過40多年的使用,證明滬191株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果與世界上其他常用的毒株(斯瓦斯和列寧格勒16株)效果是相同的。
衛生部官方媒體健康報發評論稱,我國麻疹疫苗毒株沿用至今已近20年,麻疹疫苗的接種有效地降低了我國麻疹發病率,聳人聽聞的麻疹疫苗在純化過程中被國外敵對勢力做手腳的傳言,在事實面前應不攻自破。“從現代醫學看,哪有一種毒物在上億人群體內潛伏20年,而沒有出現問題且不被發現的?”
■ 提醒
拔牙期間康復后補種疫苗
昨日,衛生部對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過程中,新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明確。
1、拔牙期間(藥品不詳)能否接種麻疹?
答:拔牙期間仍可能有牙齦疼痛、腫脹等表現,建議康復后再補種。
2、牛初乳的宣傳中表示該產品中有免疫球蛋白成分,如果服用了,能否接種麻疹疫苗?
答:三個月內注射過免疫球蛋白,對麻疹疫苗的接種效果可能有所影響,暫緩接種;但食用可能含有免疫球蛋白的食物對接種麻疹疫苗的效果一般無影響,可以接種。
3、小孩注射過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或狂犬免疫球蛋白、抗狂犬血清),能進行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嗎?
答:可以接種。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或狂犬免疫球蛋白、抗狂犬血清)均是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只可能對破傷風疫苗(或狂犬病疫苗)接種有所影響,但對麻疹疫苗接種的效果一般無影響。
附2:轉基因主糧的嚴重危害--山西、吉林動物異常現象調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9/181301.html
轉基因主糧的嚴重危害--山西、吉林動物異常現象調查 | |||||
作者:宗琪 文章發于:烏有之鄉 點擊數: 7646 更新時間:2010-9-17 |
| ||||
緊急通告!轉基因主糧的嚴重危害,在我國又一次大面積顯現 ——山西、吉林動物異常現象調查
據2010-年9月17日出版的《文摘周報》轉引自《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當種種動物異常現象擺在眼前,轉基因突然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也許,爭議、發現異常并非壞事,它可以提醒人類,那些未知的不確定的風險,其實近在身邊。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農民劉旻,現在卻為當地老鼠絕跡而感到不安。劉旻是山西晉中張慶鄉農民,家里種了十來畝玉米。“過去,家里的老鼠經常是躥上躥下的,需要買劇毒的鼠藥,從三年前開始,我突然發現即使不放老鼠藥,也少有老鼠吃家里東西了。”劉旻說為此,劉旻開始觀察村里的老鼠情況。他跑去問販賣玉米的,他家里堆積如山的玉米也不見大老鼠光顧,偶而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頭呆腦,看上去還不會分辨方向。 今年5月,記者在晉中8個村莊走訪,進一步印證了劉旻所說的動物異常情況,并發現了當地另外的怪事:母豬產子少了,不育、假育、流產的情況比較多。村民張健紅養了快10年豬,他說,以前他家養的20多頭母豬,一窩豬最多能生16只,從來沒有低過10只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發現母豬生的小豬越來越少。還有些生下來的小豬,看起來很健康,但生下來沒過多久也死了。 地處吉林省榆樹市西北部的弓棚鎮,是全國聞名的生豬集散地。不夠,當記者7月底到該鎮調查時,發現這里很多村子的養豬業已經變得蕭條。除了老鼠和和豬以外,記者還在晉中發現了羊和狗出現異常的情況。楊村的一位養羊專業戶介紹,以前母羊一胎能生兩到三只,但是,現在只有一只,最多時兩只。一名狗販子也與記者聊起,現在狗經常出現肝腹水或者腎腹水的情況,剖開肚子總會有很多水。他說,他現在一般不收購那些肚子大的狗,因為這些狗會虧本。 玉米惹的禍?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出現異常的動物,幾乎都吃過同一種玉米——先玉335。在記者調查的所有養豬戶中,他們均表示,自從家里種了先玉335玉米,這些玉米就成了豬飼料。而豬出現異常,也都是在以這些玉米為飼料之后。晉中的羊雖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是主要飼料是當地用玉米做完醋后的玉米渣,就是當地俗稱的“醋糟”。劉旻告訴記者,正是在種植了這種玉米后,他發現老鼠逐漸減少了。 記者在弓棚鎮新農村9村采訪時,發現了一家母豬沒有出現異常的養殖戶。她從去年開始養母豬,目前保持十幾頭的規模,她稱家里的母豬一般都有12頭的產子率。這位養殖戶介紹,她喂的是自家種的玉米,主要是國產的“信譽1”,她沒有種過先玉335。 有專家告訴記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產,2006年開始普及。5—6年的時間,老鼠可以傳遞20代以上,豬可以傳三代,而這個時長僅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現突出,人卻不會出現嚴重的反應。 轉基因疑云 “農民的觀察也往往高于科學家的發現,許多線索農民更能夠提供,而學者經常在實驗室里。實驗室里的一些數據相對于現實問題是顯得蒼白。”對于劉旻的懷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蔣高明認為,暫時雖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轉基因玉米,但是從種種跡象看,這個玉米可能是“有些手腳的”。 根據中國農業部門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其母本為PH6WC,父本為PH4CV,均為先鋒公司自育。先鋒公司在接受采訪時稱,先玉335“不含有轉基因成分,為非轉基因玉米新品種”。查證的過程異常艱難。記者就此向多位專家求教,大都稱不了解或者難以證實。 后來在一位海外讀者的協助下,記者終于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了關于PH4CV的信息。 PH4CV的類別編號包括“800/302”;在美國專利法的規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飾”。長長的專利資料文件顯示,PH4CV的開發包括了使用BT和HT轉基因技術——這是用于商業化大宗農作物僅有的兩類轉基因技術。 對轉基因問題非常關心的云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教授顧秀林認為,轉過一次基因以后的作物不論經過多少代自交,然后再做多少次雜交,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雜交品種,而是轉基因品種。 “如果是這樣的話,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種動物異常反應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因為世界各地獨立試驗均揭示轉基因食品喂養動物會出現腎臟和肝臟損害、生殖系統出問題、免疫不正常,而這種大面積、多地區類似的異常反應也絕非僅僅是環境因素改變而形成,這意味著轉基因玉米正在我國進行著實實在在的非模擬檢驗。”一位業內人士說。 (2010-9-17) 關鍵字: 轉基因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