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主席炮擊金門看美韓軍演
從8月16日起,到26日,美韓兩國不顧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反對,再次在韓國東部海域(也就是日本海)與韓國西部海域(也就是黃海)舉行代號為“乙支自由衛士”的聯合軍事演習。據美國國防部證實,美國“華盛頓號”核航空母艦也將參與此次演習。
正如網友宋公明先生所說,美國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到中國大門口搞軍演,是針對朝鮮嗎?有這個必要嗎?把航母和F22都搬出來了,也太看得起朝鮮了吧?朝鮮的軍事實力就讓你們嚇成這個熊樣?把看家的法寶全祭出來了?怪不得有人要說你們是紙老虎。如果不是,那么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美國是針對中國來的,天安號擊沉事件就是美國人自己一手制造的?! ?/p>
美國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美國不僅要遏制中國,而且他的亡我中國之心一直未死,一直想要中國成為美國的附屬國,一直想要中國人民成為美國的臣民。中國政府能答應嗎?中國人民能容忍嗎?顯然是不可能的,美國只是在做黃梁夢!
盡管美國在做著如意的黃梁夢,美韓軍演也不能不認真對待之,畢竟這是發生在我戰略中心的軍演,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武裝侵略。有人說,中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兩國之間戰火是不可能燃燒起來的。我認為,我們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不打當然最好,打也不怕,無非是讓美國佬再次品嘗朝鮮戰爭的滋味!
要想不打,也得有不打的戰略戰術。到底怎么辦呢?這讓我想起了毛主席“炮擊金門”的往事?! ?/p>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時,解放軍趁著蔣軍正在掩體外快樂地大吃美國罐頭和可口可樂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長達30公里的戰線上,萬炮齊射金門群島,兩小時落彈5.75萬發,當場擊斃三名金門防衛副司令和兩名美國顧問。
這次炮擊被新聞界形容為“萬炮轟金門”。
毛主席為啥要做出炮擊金門的英明決定呢?
1956年以前,我國的對臺基本方針是武力解決。到了1956年以后,“為爭取和平解放臺灣,實現祖國的統一而奮斗”,成為我國的對臺方針政策?! ?/p>
這一系列措施對美國而言,不亞于一場7級地震。美國不安了,美國恐慌了,美國嚎叫了,開始躍躍欲試,以圖一搏?! ?/p>
面對美軍的威脅,毛澤東以偉大戰略家的氣魄,作出了“炮打金門”的英明決定。毛澤東的這個決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炮打金門,意在擊美”?! ?/p>
這時,美國感到了屈辱。于是,美國歇斯底里地立即作出強烈反應,不僅威脅要用核武器攻擊中國,叫囂著要把中國炸回舊石器時代去,七艘航空母艦在內的100多艘軍艦也氣勢洶洶地趕赴臺海,擺開“保衛金馬”的架勢。臺??諝怏E然緊張,全世界都恐慌地注視著這片海域。
毛主席會害怕威脅?毛主席是何等人物?美國人能玩過毛主席?哈哈,想都甭想!在毛主席眼里,美帝國主義不過是一只紙老虎!毛澤東作出“炮打金門”的決策,其實是毛澤東為美國人布好的一個口袋,為美國人套上的一根絞索?! ?/p>
金門,就是毛澤東手掌上的一枚棋;炮打金門,就是毛澤東和美國(當然還包括蘇聯)下的一局棋。毛澤東運籌帷幄,十分巧妙地運兵用計,始終把握著這局棋的全盤,始終讓這局棋朝著毛澤東設定的方向發展。這不,當毛澤東出乎意料地宣布:暫停炮擊,改為隔日一轟,并且定下一個規矩,就是在炮轟前客氣地通知金門島上居民:各位同胞,炮彈要來了,請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十分這種帶有預報機制的戰爭形式一直持續了二十年,成為世界戰爭史、政治史上的一大奇觀。
其中,有個小插曲不得不在這里特別提及。當時,在毛主席“隔日一轟”的戰術部署下,金門守軍的海上補給線被截斷。美國軍艦以為蔣軍運輸船護航為名侵入我國領海。福建前線指揮部請示毛澤東是否開炮。毛澤東指示堅決打擊,但是叮囑“只打蔣艦,不打美艦”。我方一開炮,美國軍艦立即撕下了對臺“盟友”的假面具,丟下臺艦及運輸船只,狼狽而逃?! ?/p>
毛澤東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的政治膽識和杰出的軍事藝術,通過“炮打金門”,不僅避免了兩岸的進一步疏遠和隔離,也有力地挫敗了美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 ?/p>
今天的美韓軍演和當年“炮擊金門”周邊情勢很有些類似,從毛主席“炮擊金門”的運籌帷幄中,人們是不是能得到一些有效應對美韓軍演的有益啟迪呢?
您或許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