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01:03:25
黃世仁與金融創新
盧麒元
黃世仁是債務重組的專家。經過簡單的債務重組,黃世仁將它擁有的對楊白勞的債權,轉變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喜兒。
你認為黃世仁善于搞金融創新,那你就太沒見識了。黃世仁畢竟還是中國人,在金融創新方面,他遠遠比不上猶太人。
華爾街的天才們竟然能將債權變成資產,而且是有毒的,然后高價賣給二十一世紀的楊白勞。
最不可思議的是,黃世仁要使用暴力解決債務問題。華爾街的天才們根本不屑于使用武力,楊白勞主動將喜兒送到了美國。
我猜猶太人可能偷學了佛家密法。他們竟然知道真空妙有。
我不由得對金融創新有了興趣。
后來,我終于發現,當代金融創新的要點在于虛擬。真的就是一個空字。其實,他們的咒語并不復雜:沒有的說成有的;你有的變成我有的。
這的確是了不起的創新。
黃世仁懂得不合理定價。喜兒頂債就是一個例子。然而,華爾街已經不玩這樣低級的游戲了。華爾街玩的是不合理定性。
何為不合理定性?
人家搞了一輪混業經營。將債權和股權混在一起,經過若干次攪拌,經過高等數學塑型,就變成了次級按揭“產品”。正常人已經無法分辨“產品”是債權還是股權了。如果是債權你也找不到債務人了;如果是股權你也做不成股東了。你不要認為你的耳朵有問題,華爾街賣的就是“金融產品”。金融還可以有產品?那是用精美的紙張印制的“金融產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金融產品”的含義,“金融產品”就是沒有使用價值的特殊紀念品。
二十一世紀的楊白勞大量收集了這種特殊紀念品。
楊白勞逢人便說“不差錢”。
“不差錢”到孩子們跳樓。
我必須說,猶太人很了不起。他們個個都是哲學家。“金融創新”完全屬于宗教行為。這確實是真空妙有。只要你迷信,它就是存在的。不存在也存在。所以,“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我必須說,將金融從業人員稱之為大師是正確的。他們是真正的傳教士。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滲透到北京每一個角落,干凈徹底地清洗每一個大腦,直到我們奉獻出我們的一切,直到我們瘋狂地購買這種特殊紀念品。
我想起了一句禪語:見佛殺佛。
如果,中國人也搞金融創新,將五億農民工的城市住房借款做成次級按揭債券賣給美國政府,他們會愉快地接受嗎?
這就是見佛殺佛!
不能證佛。那就是魔鬼!
金融創新?見鬼去吧!
我非常討厭大春。楊白勞和喜兒經歷悲慘命運的時候,你到底在哪里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