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后清淤不見工人隊伍的影子
今年中國的洪澇災害實在太多、太讓國人揪心了。不過,每當看見人民子弟兵、人民警察、黨員干部們忘我地搶險救災的畫面報道,又稍稍讓人感到一絲安慰。有黨在,有黨領導的軍隊在,有各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和各界好心人士的支援慰問,災民們不至于陷于絕境;全國人民也覺得中國偉大,比起有的國家來,有更強的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但是當筆者看見溫總理親臨甘肅舟曲泥石流重災區了解災情,看望災民,慰問參加抗洪救災的解放軍、消防、武警官兵的情景,還是覺得有些痛心。這天老爺也忒不長眼了吧,危害了那么多無辜百姓不說,還叫包括總理在內的那么多人疲于奔命。連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專門開會,研究布置舟曲的救災工作,決心動員更多的人力物力,堅決打贏抗災戰爭。從全國各地的抗洪搶險報道來看,在下老朽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好像沒有看見大隊大隊工人隊伍的身影。
記得1981年的嘉陵江大水,重慶北碚沿江的街道都進了水;就和今年被淹的重慶磁器口小鎮一樣:洪峰過后,一片汪洋;洪水退后,街道路面、甚至臨街市民住房屋內,都是厚厚的淤泥。淤泥里還埋著各種垃圾,太陽一曬、夏季悶熱的高溫一烘,立馬臭不可聞。所以洪災過后的清淤、防病又是一項巨大工程和難題。為了動員更多社會力量,當時的北碚區政府還向區內未受災的大中型國營企業求援,召開會議,分工布置了各個單位參加清淤的區域。筆者(時為廠辦室主任)受單位領導的指派,前去接受了任務。于是,全廠星期天義務勞動,廠汽車隊拉著各個車間派出的隊伍,浩浩蕩蕩到了嘉陵江邊的黃葛樹小鎮;頭頂烈日,手揮鐵鏟,奮力清淤。廠衛生所開來了救護車,為大家發放防暑藥物,廠食堂中午為大家送來了稀飯包子。廠領導干部身先士卒,黨辦室的女檔案員小曾(黨員)帶病參加清淤勞動,病倒后才查出已經是腸癌晚期。
其實當時國營企業的職工不僅僅只是參加突發自然災害的搶險戰斗,每年還參加駐地附近農村的農忙勞動。學校的老師學生也有學工學農的勞動。這就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新型的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工農聯盟,是國家憲法明確的國家基礎,是和集體化、公有制分不開的。
筆者感嘆今年抗洪搶險沒有看見工人階級的大隊伍,心里真有些無奈的感覺。沒有公社,農村都實際單干了,工廠工人和誰聯系助農勞動呢?多數工廠都“民營”了,私人老板恨不能叫員工連軸轉,能組織工人義務勞動去江邊街道清淤?看見新聞報道里村支書抗洪犧牲,國家領導人睡不好覺眼瞼浮腫,真不是個滋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