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中國的建設速度確實如有人說是加快發展了,加快的房子多得幾千萬套,足可供二億多人居住,但空閑著,最不明白的是,還有許多人沒房子住。加快的大橋前面建后面垮,邊建邊垮,下雨垮,洪水來了垮,有車輛出入垮,輕輕一碰便垮,總之,垮垮垮,這真是“數大橋垮塌,還看今朝”了。估計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特色,市場成就了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促進了雞的屁增長。
而再看我們的大樓,蓋的真是鋪天蓋地,地面樓比山高,地下室比海深,但卻是樓脆脆,樓倒倒,樓歪歪,甚至有人說幾十層樓雖然很高,住在上而總搖晃,開發商說沒有問題,而不知道什么時候,整體歪下,跟上海那座樓一樣連根拔掉?總之,這樓房,不知道雖然那么高,能抗得了的地震否,能經得起 洪水的浸泡否?如果遇到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一遇的什么什么,將會出現什么樣的景觀?難道會是風景這邊獨好?
當年,我們看到重慶市綦江大橋幾十名武警戰士走正步,走垮了大橋,現在,我們看到最近被洪水沖垮的大橋竟然沒有鋼筋,再看看上世紀五十年代修的武漢長江大橋,六十年代的南京長江大橋,在那里巋然不動,再看看08年5.12大地震后760斤炸藥,炸而不垮的沱江一橋,也就知道現在的加快后面到底是啥東東了。
為了將這些年來的建橋成就,蓋樓的光輝業績向世人展示,更讓人看看,如今誕生多少網絡語言,經搜索,將最近一些年數垮塌的大橋給找了出來,也希望,大家常在橋上走,多多擔點心,也就是說,過橋有風險,行走須謹慎吧,高樓住著雖風光,提防風吹樓又動,洪水地震往哪跑,那就多留點心,常常提醒自己別將那條小命給搭進去了。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伊河大橋2010年07月24日發生整體垮塌事件,經連日搜救,至27日晚8點,已確認至少造成50人遇難。目前,對失蹤者的搜尋工作仍在進行中。洛陽市有關部門已經組織進行責任調查。這是最新的消息,據查,這座橋于1986年11月開工建設,總投資79萬元,1987年12月竣工通車。該橋為空腹石拱橋,全橋5孔,凈跨40米,全長233.7米
1999年1月4日 ,隨著一聲轟隆巨響,建成投入使用僅三年的重慶綦江彩虹橋垮塌了,伴隨災難的是40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了。
2007年6月15日凌晨,位于廣東省西江干流下游325國道上的九江大橋,被一艘2000噸級的運沙船魯莽地撞斷橋墩,釀成了一宗導致20 0米 橋面垮塌、4車墜河9人失蹤、交通動脈中斷的慘禍。
2007年8月13號下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正在建設的堤溪沱江大橋發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974.7萬元。
人民網哈爾濱2009年6月29日電 (記者 吳齊強) 從黑龍江省伊春市政府獲悉,29日2時34分左右,黑龍江省鐵力市西大橋發生垮塌,7臺車墜入呼蘭河,到目前為止車內的16人已全部獲救,均無生命危險。大橋垮塌原因初步查明是車輛超載。
新華網沈陽2006年6月12日電 12日14時,遼寧省盤錦市305國道田莊臺遼河大橋事故調查處理指揮部認定,10日7時左右發生的田莊臺大橋橋板斷裂事故無人員死亡。
2004年“6• 10” 遼寧盤錦斷橋事故發現新線索。記者昨天了解到, 6月12日 ,斷橋下游的群眾曾發現一具男尸,而正是在當天下午,斷橋事故調查處理指揮部和盤錦市公安局曾公開表示,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昨天,晨報記者圍繞“男尸事件”展開了調查。
中廣網北京2010-05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15分報道,昨天(26日)晚上發生在319國道重慶彭水段的紅泥橋垮塌導致正在橋上行駛一輛工程車當場墜落,今天相關部門已開始對垮塌的原因進行調查,詳細情況連線中央臺駐重慶記者劉湛。
新華網哈爾濱 2010年5月1日(記者顏秉光)來自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的消息稱, 5月1日 9時20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甘(南)公路嫩江特大橋西江橋發生支架垮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電
,霍山縣:施工大橋垮塌 2死4傷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2010年6月8日20時30分許,吉林省道302朝長公路194公里+100米處的錦江大橋突然垮塌,一輛行駛在橋上的大掛貨車連同橋面墜入錦江,一輛出租車駛到垮塌大橋處時墜入橋下,貨車與出租車共7人,6人受傷。
2010年05月11日
此外,搜索樓垮垮,樓脆脆,也是有一串串的,如煙臺市煙臺車站耗4千萬5年成危樓“樓垮垮”無人負責。
2009年6月27日 ,上海的一棟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樓整體倒覆誕生出網絡雷人語言,如,什么是樓脆脆,是指 2009年6月27日 上海的閔行區蓮花南路、羅陽路口西側“蓮花河畔景苑”小區的一棟高樓整體倒覆的現象。
再搜樓歪歪,就立即出現上海樓脆脆、成都樓歪歪、北京樓裂裂、合肥樓斷斷、陜西樓降降、杭州樓危危、四川樓墜墜、廣西樓強強、武漢樓高高、石家莊樓轟轟——,2009年這十個“難兄難弟”相繼誕生,“樓氏家族”這一家族逐漸被眾人關注。進入2010年, 4月1日,“樓氏家族”再添“廣西樓歪歪”。
也許,2010年,數大橋垮塌,還看今朝。
得將毛主席詩,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給篡改一下便是,
發展不少,
卻道樓又倒。
東西南北皆未了,
風雨一吹飄搖。
綦江彩虹開端,
欒川湯營接踵,
百姓嘆息洪水,
更現脆脆垮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