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改革絕不可一哄而起!
一段時間以來,國人都在熱議中國的戶籍改革問題。
一些精英似乎又找到了攻擊毛澤東的稻草,說他如何用二元戶籍制把農民殘酷的束縛在土地上,剝奪了農民的遷徙自由等等,他們這次似乎要出來當救世主了。其實正是毛澤東的英明和遠見給了我們留下了一個如此寬松穩定有序的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環境。否則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景,看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知道了。
印度孟買是一個有14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其中60%左右的人至今還住在貧民窟,如果你能從飛機上低空俯瞰,只能用觸目驚心,滿目凄涼來形容。
僅一個靠近孟買金融中心叫達拉維(Dharavi)的貧民窟,就居住著100多萬貧民。他們住的“房子”是暗天無日的窩棚,人均居住面積只有2.3平米,平均1400多人才有一個廁所。
印度和我們人口接近,現在10億多,估計再過10年,會跟中國拉平。但印度的人均可耕地面積比我們多60%,而且氣候溫潤,土壤肥沃,資源條件也比我們強得多。而墨西哥現在的城市化率是80%,人均國民收入比我們2020年預計達到的目標還多50%;可為什么還有大量貧困、大型貧民窟,還有農民戰爭、猖獗的毒品走私、社會動亂?巴西城市化率82%,發生金融危機前,曾經達到人均國民收入近 8000美元,是我們2020年要達到目標的兩倍多。可巴西為什么也會有全國性的無地農民運動,每一個大城市周圍都是好幾個百萬人的大型貧民窟?
在世界上所有發展中的人口大國里只有中國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景,中國沒有貧民窟,中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難民潮,沒有發生農民群體的大規模動亂,為什么?
主要是兩條:
一,在毛主席的領導下自1927年開始(特別是解放以后)在農村進行了徹底的土地改革。中國是這些發展中人口大國里唯一完成了民主革命的核心任務——平均地權的國家。
二,在中國工業化發展進程的初期,實行了二元(農村和城市)戶籍制度。中國也是發展中人口大國中唯一實行這種制度的國家。
土改使農民有了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和依托,二元戶籍制度保證了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初期的社會穩定,避免了大量農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也就避免了所有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出現的遍地貧民窟,遍地流浪者的慘景。
依靠土改和戶籍制度這兩條,使今天中國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每年有1500萬新的農業人口進入城市打工,中國的城市也沒有形成難民潮和貧民窟。即使經濟波動(例如前年開始發生的金融危機),有大批農民工失業,由于農民工仍然可以返鄉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產,所以不會造成大批難民滯留城市和大的社會動蕩。但是印度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無法做到這一點,他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只能以農民更大的犧牲和更大的社會成本為代價。
當然我國實行的二元戶籍制度也是以一定的社會成本為代價的,涉及到了一部分公民權利的不平等。但我們所付出的代價與那些國家遠遠不能相比,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應根據我國城市的發展和吸納能力,逐步地實行并完成戶籍二元并軌是我們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國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比例已達45.7:54.3,城市人口有6.07億。農村人口有7億。自2000年至2008年就有近1.5億農民進入城市,也就是說城市有兩億人口持農村戶口。我們第一步要花十年左右的時間,先解決農村戶口逐步轉移為城市戶口的問題,可先從解決最早進入城市的一批人群開始,形成梯隊機制,逐年解決。當城市吸納的人口達到一定的比例(如60%到70%)的時候我們將最終完成全國的戶口并軌。
中國現在有13億人,將來到16億。農村人口轉移的問題會非常突出。如果我們走印度的道路,出現的社會矛盾會非常嚴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過剩的人口經過殖民化早轉移出去了。中國人沒有這個條件,只能在這么點兒地方容納十幾億人。十幾億人口如果是在歐洲,早打翻天了,在中國卻沒打翻天,最大的一個穩定器就是現在的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