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士論文標題來看,王彬彬博士論文真的是在搗漿糊呀!
王彬彬論文正文我沒仔細看,實在看不下去!大多都現象和材料的鋪陳羅列、一片汪洋,感覺作者沒把精力投入到論文寫作過程當中,也不知道他當時在干什么。
再看他的的標題:
卻顧所來徑(大字體)
——八十年代文學批評思考之一(小字體)
我都笑趴了。
“八十年代文學批評思考之一”,這也能算博士論文的正式標題?就是放在二十年前,做論文開提提綱都不合格,只能算論文選題的初步大綱,這是博士論文寫作過程的第一步。即使算到第二步,放到現的開題報告會上,老師和師兄們都要納悶作者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上,懷疑前期工作重點是不是在泡妞了,不然不會混沌到這種地步!
退一步,人家問你把80年代文學思考做為選題思考對象,那你打算做什么樣的思考?這在博士論文標題中,應該顯示你的論題切入點,而你的切入點是什么,難道是“之一”嗎?“之一”是什么?之一可以做為思考的切入點嗎?這不是語焉不詳細嗎?
也不知道當時開提報告會是怎么通過的?放在現在,還不被批?開題就無法通過。
如果按標題字體上看,大字體“卻顧所來徑”應該是正題,那么從內容上看這個正題是虛題,引用的是李白的,虛題引用他人句子做標題不是不可以,但做學術論文引用他人的話做論文的文眼,就應該做注釋,在正文當中補注也可。如果論文通篇不做補充注釋說明,這不知道算不算抄襲,還是對古人的不尊重?
還有就是關于學術規范上的:
王彬彬對其他學者關于80年代文學批評研究成果的客觀陳述,起碼不充分,該直接引用的沒有直接引用,化成間接引用了,例子就不舉了,比比皆是。
通觀全文,感覺作者精力沒有投入到博士論文寫作當中,跟汪暉論文的寫作,無論是在寫作態度上,還是在材料的引用、語言的表述,差了幾個檔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