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如今之現狀,既然中國是農業大國,那么我們從農業現狀看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初,北方小麥畝產平均700-800斤,碰上豐年,甚至還可愈千斤。其時,并無如今這多機械,這多農藥、化肥;而近年,小麥畝產僅僅400斤左右,縱家有十畝田地,也最多產5000斤小麥,按照市價,就算1元/斤,那么一戶家庭收入為5000元,刨除自用,農藥、麥種、灌溉、化肥,人工且不算,還有幾何?再加上如今物價飛漲,農民僅靠種植,早已入不敷出,那怎么辦?那就不種糧食,種副食產品,果樹如何?然果樹生長優劣,全靠灌溉,水豐則產多,水乏則產乏,試問,北方有幾多水豐之地,物依稀為貴,在當今事事物物折價治世,故水之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種樹變不能種糧食,日常度用,亦得用賣果得錢來換,而較之小麥。樹更損地,地要恢復生力所需時間便愈長,長遠考慮,損失更重。加之由于人為和客觀原因,造成的信息閉塞,農民種植的盲目性,又使得許多產出供大于求,最后變成牲畜飼料和煮飯燃料。農村生活苦不堪言,當此時刻,不免農業稅,民何以茍延殘喘,不補貼種麥,民何以為生?常言道,窮則困,困則變,變則通,是以大多青壯年涌入城市,找尋生存機會,村村落落,盡余老弱病殘和留守兒童,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看到這里,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危言聳聽,那么請君實地考察,全國如此多的縣級地市,且不說鄉鎮,去看看所有的農業局,還有幾家日日開張,大多已是黑將軍把門,門前荒草叢生了。在職人員尸位素餐,昏昏度日而已。
農業慘淡,暫且不表,再看看城市工業,解放之初成立的企業已經破產殆盡,領導們搖身一變,成了私企企業家。工人們下崗努力再就業,失去社會保障,零工度日;原住民尚且如此,涌入城市的農村青壯年就不必說了,端盤子、洗腳、蓋房子;搬家、賣菜,蹬三輪;設計,策劃,編軟件;行行皆是有今日沒明日的工作,正是“領導消失老板生,奴隸變身服務行”。壟斷行業,更是不同,“正式員工出國游,臨時員工春節守”。公企如是,私企何言,惟“討好監管,壓榨勞力”耳。科研企業,“爭搶研究項目資金,大力采購國外設備,研究結果如何,請聽明年分析。”醫療行業,“醫商聯手,患者伏法”,房產建筑行業,“官商連襟,共用房奴”。新興服務行業大批興起,洗腳、減肥、保齡球;洗浴,美容,高爾夫;料理,披薩、肯德基……,我們真到了享受的時刻嗎?試問數十年來,我們獲得幾項科研成果?我們看到幾本文學著作?我們真正解決了幾多人民的生存問題?就像我的朋友說的話“這就是我們,披著幾片洋布,手拿半塊面包,坐在大唐的墳頭,恥笑著老美欠我們很多錢……”
農工如此,商業尤甚,誠信消失,公平殆盡,騙字當頭,利字一心;信息不均,乃有商行,用此不均,漫天定價,離心離德;私商如此,工商何堪?
文人藝伶,翹首閉眼,萬藝淡行,娛樂為先,先有穿越,續接神幻,愛恨相連,皂泡不停。歌古頌今,忘己忘責。
盡觀百業,何業可喜?遍做萬行,行行不興。睡獅初醒,今又入夢,驚雷再響,斗獅何往?
商王閉聽,大周乃興,唐王兼聞,五代俱仰。吾今呼之,斗獅夢醒!志士聞之,帷幄千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