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十大民生工程項目點評
1、公租房建設:解決居民住房問題,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是保障社會穩定的基礎。
2、進城農民工的戶籍問題:農民工進了城就不應再視為農民,而是城市居民了。就應該與城市原有居民一視同仁,在這方面又走到了前列,這才是真正尊重工人,體現工人階級主人地位。
3、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城市環境是是反映社會文明的核心領域,一個城市的風貌對居住其間的個體有形無形的熏陶,是提升市民氣質的重要渠道。
4、“兩翼”農戶萬元增收:農民是建國以來,工業化的直接支持力量,可以說沒有農民的貢獻,就沒有今天的城市繁榮,飲水思源,為農民投入就是回報恩情,是天悅人樂的善事。
5、農村留守兒童等方面的關愛計劃:農村勞力為城市繁榮作出了貢獻,他們的孩子卻在時光流逝中失去了至親的關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傳統美德。這是之政治當行之義,重慶又走在了前頭。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好壞,直接影響著祖國的繁榮和富強。
6、農村養老保險:城里居民有最低生活保障,農民是和工人一樣為祖國建設的力量,在公有制市場化以來,他們應得的都被無形的消解了,恢復農民應該得的養老保障是打著社會主義旗幟最起碼做得事,但又是重慶先行了。真是得人心呀!
7、醫療衛生向基層傾斜:看不起病成了醫療改革以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讓人能看起病,這是一個社會對人最起碼的關愛,何況是號稱改革取得巨大成績的當下呢?什么時候老百姓恢復免費醫療了,老百姓就心安了。
8、發展微型企業:不發展微型企業,就無法解決就業問題,大力支持微型企業的發展,能夠消化相當多的就業人口,這是解決社會穩定的他山之石。也是讓這部分人干有尊嚴又體面的工作的堅實保障。
9、校園民警和500多個交巡警平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指標。而人民警察真正有人民性,成為人民的勤務兵,這是社會穩定保障。也是凈化社會的關鍵,但警察如果背離了人民立場,這方面人數越多,社會不穩定因素越加劇,因此加強這方面,首先要保證警察的人民立場,他們就是真的人民仆人,因此加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吃苦訓練常堅持,警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常進行,保證警察不變色。
10、 “森林重慶”、“三項制度”、新農村建設等:加大自然環境建設,加大干民關系建設、加大農村風貌建設,這是提升區域環境的基礎平臺建設,是長久的工程,是影響千秋的事業。
最后祝愿全國其他各地的人民都能早日感受到重慶一樣的民生藍圖和享受到重慶人民一樣的生活實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