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央行這樣的“鬧劇”別再發生
蔡金安
本來降息是銀行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銀行利用降息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可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使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其結果是資金流動性增加。一般來說,降息會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的資金,因此有利于股價上漲。降息會推動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鼓勵消費者貸款購買大件商品,使經濟逐漸變熱。
2012年6月7日晚間,央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這一降息消息,本來可促進資金從銀行流出,使流出的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的目的,但沒想到的是,這次央行宣布了降息的同時又宣布允許各銀行給予客戶的存款利率可自基準利率上浮至最多1.1倍。于是,我們看到各大銀行迅即展開爭搶存款戰,大部分銀行都沒有“降息”,而是提高了一年期及以下的存款利率,一些中小銀行更是將一年期存款利率提至3.575%的上限,不降反升。
五大國有銀行上浮至降息前。
6月8日,工行、中行、建行、農行、交行五大國有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3.5%,即維持央行降息前的利率不變,較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3.25%,上浮至1.077倍,接近央行規定的1.1倍上限標準。五大行三月期存款利率目前為3.1%,六月期存款利率調整為3.3%,均接近央行規定的1.1倍上限標準。
部分地方銀行調到1.1倍上限。
在此次利率調整行動中,一些地方的小型銀行吸引存款方面顯得更為進取,尤其是江浙一帶的地方銀行,例如寧波銀行、浙商銀行等均紛紛將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上浮至央行基準利率1.1倍的上限,達到3.575%,高于國有銀行公布的水平。一些銀行雖然沒有上調定存利率,卻上調了活期存款利率。如北京銀行將活期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的1.1倍,即0.44%。
這些是我們不愿看到的場面。央行這么做,意欲何為?
也許這次其本來就不想降息,但迫于目前國家經濟不振,下行的壓力越來越大大,不得已為之,但也僅僅只是做個樣子,而破天荒給了各銀行上浮利率1.1%的權限,以致才宣布降息,大多數銀行馬上就把利率回調到以前的3.5%,一些中小銀行甚至不降反增,調到了3.575%。經過這么大的一番折騰,不僅沒有達到存款降息的目的,反而使一些銀行升了息。雖說這次貸款利率也同時下調了,利好企業,但這跟讓存款降息又升息是兩回事,犯不著捆在一起作決策啊!只要針對貸款出臺一項降息的規定就行了,根本犯不著像現在這樣搞出個存款利率明降暗升的把戲。
可見堂堂央行這次的“降息”行為,是不嚴肅的,簡直就是一場鬧劇。我們希望權威部門以后作決策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實際效果和公眾的感受,而不要成為公眾詬病的靶子。
2012年6月9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