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被迫輟學種田打工,誰之過?!
蔡金安
本該在校園讀書學習的15歲花季女孩,卻要和家人一起在田里插秧;還有一些年少學生干脆離開校園去外地打工,使龐大的打工大軍又增加了一個個少小的身影。人們不禁要問:是誰造成了這樣令人痛心的現象?
看了4月9日晚央視的焦點訪談《爭了先進 荒了校園》,筆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憋了一肚子話想說。
我們從《爭了先進 荒了校園》節目看到,在非節假日里,本該上學讀書的15歲花季女孩鐘水鳳,卻在水田里忙著插秧。記者采訪得知,鐘水鳳不去上學的一個原因,是沒錢讀書。可是,按說現在我國實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全部是免費讀書,鐘水鳳為什么還會被學費給攔在了初中校門之外呢?
一組鐘水鳳在焦點訪談節目中的視頻截屏
原來,鐘水鳳本來在兩公里之外的鐘山鎮中學上學,可是從2009年9月開始,這所中學突然停辦,不再招生了。要讀公辦學校只能到鐘山鎮另外一所中學去。新指定的公辦學校城廂中學在十公里之外,又沒公交車,孩子們往返要走好幾個小時。公辦學校又遠又不方便,而附近的私立學校的花費動輒要近2千元,農村家庭很難負擔,因此孩子們無奈之下只好輟學。
這里,又有個問題:鐘山鎮中學為什么要停辦呢?
按照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各級政府應該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距離三板橋村等幾個村最近的原本是鐘山鎮中學,原有24個班,1千多名學生。可是,這所人數眾多、教學設施完整的初中,卻于2009年9月被突然撤銷,改成了鐘山縣職業技術學校西校區。據職中校長張紅玉講,現在學校是3347人,教室和宿舍樓基本上夠。既然夠,為何要撤掉原來辦得好好的初中,而轉換為所謂的西校區呢?另外,按照規劃,西校區應該從2009年開始,每年招收400名學生,可快三年了,卻沒有一個職中的學生來這里上過課。這就是說,撤掉了一所學生十分需要的學校,而改成了一所空蕩蕩的學校。這樣做到底是為什么呢?
該節目給我們揭開了謎底:是鐘山縣有關部門為了落實廣西自治區“職教攻堅”的精神,并力圖爭先進求政績。
原來,在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了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全區發起了為期三年的“職教攻堅”的活動。按照職教攻堅的目標,要在學生人數、資金投入等方面達到一定的增長,而當時學校的面積和教學樓建筑面積成為了鐘山縣職教攻堅的一個瓶頸。通過合并,職業中學的面積就從過去的7萬多平米,變成了13萬平米,每個學生所占有的建筑面積也翻了番,這樣一來,職教攻堅“爭先進”的目標就實現了。通過一撤一改,職業中學、教育部門以及當地政府都從中得到了很多好處,皆大歡喜:2011年底,鐘山縣政府獲得了職教攻堅先進縣的榮譽稱號,這也被寫入了當地領導當年的政績;除了榮譽稱號以外,職業中學還獲得了480萬元資金獎勵。
在職教攻堅中爭得了先進,相關部門確實是受益了,可是造成了嚴重后果:除了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外,還使大量渴望求知的學生被迫輟學,嚴重損害了孩子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由于生源不足,西校區并沒有按預計那樣招到學生。校區只得閑置著,教室、走廊被人當作堆放藥材的庫房,操場也是荒草叢生,一些空地甚至被當作菜園。而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職教攻堅的資金還投入到西校區,如給汽修專業學生實踐用的大車間就花了130萬元,但是從2010年修成以來,就一直空置著。
另一方面,這所學校撤銷后,學校70名教師分流到縣城的其它學校,而本應該在這個中學“就近上學”的上千名學生有的直接輟學,有的去了私立中學,還有250人分流到了城廂中學,而這250人中又有63人輟學。鐘水鳳就已經輟學快兩年,還有一些輟學學生去外地打工去了。
節目中,焦點訪談的記者問鐘水鳳對未來有什么打算,鐘水鳳怯生生地說:我對未來應該是去打工。問她現在為什么不去打工,她說因為現在不夠年齡。問她還想回校園讀書嗎?她說當然想。問她現在有什么辦法,她說:應該是沒有什么辦法了。
這個年僅15歲的農村花季女孩已經被迫輟學近2年,她本該在學校享受義務教育的溫暖陽光的,可殘酷的現實使她無緣享受,只能和父母一起在田間地頭勞作。雖然她時刻盼望著能回校園繼續讀書,但她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帶著滿腹的遺憾等待長大一點后外出打工。看到這些,筆者不由得悲從心來。
節目中,焦點訪談的記者采訪鐘山縣教育局長盧耀新,盧耀新說:根據縣里面布局調整的規劃,(原則是)一個鄉鎮只能是安排一所初中。
試問,該縣這種布局調整合適嗎?
我們看到,這樣調整的后果,是壓縮了義務教育的空間,便利了私立學校的招生,造成很多孩子上學困難,損害了孩子們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記者還問盧耀新:你覺得你們優化教育資源這樣一個計劃是正確的嗎?盧耀新說:從發展的情況來看,劃為西校區是合適的。記者問具體來說對誰合適,他說:肯定是群眾受益,學生和家長受益。
真的像這個教育局長說的那樣“學生和家長”受了益嗎?只要看看在田里插秧的輟學花季女孩和外出打工的少年,就不難得出與他的說法相反的結論。
又據焦點訪談記者調查,已變更為職業中學西校區的鐘山鎮中學,用途將再次面臨變更,職校正在籌劃利用新校區辦駕校,和企業合作建車間廠房賺錢。
人們有理由追問:這樣辦教育,到底是為誰服務?一個個有權享受義務教育的孩子,紛紛被迫離開校園走向家庭和社會,而一些部門和個人從中大獲收益。這樣做,根本不是為人民辦教育,而是為少數人謀利益,嚴重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必將遭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憤怒指責。
官員們,你們的所作所為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越來越遠了,說穿了,是你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背棄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利益。早該剎車了!
2012年4月1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